粉圓-00.jpg 

粉圓-01.jpg 

粉圓-03.jpg 

粉圓-04.jpg 

照片-粉圓製作-[網摘]。



          『賣粉圓的小攤子』

  客家話「粉圓」一名叫做「蛤蟆卵」,因為雪白的粉圓煮熟之後,中心留白外皮透明,活像青蛙之卵故以得名。其實,蛤蟆就是大型的青蛙,它的近親有牛蛙,石卵等等。別害怕青蛙,在國外它們可是上等的佳餚呢。古早鄉下孩子煅煉機會多,小小年紀就得下廚房學習炊事。我是家中老大加上一連都是男丁,所以,我就被當作女兒使喚。

  我七歲下廚學得一手好廚藝,因此,我一下廚烹煮,隨意弄個兩三套菜餚,自然不在話下。我們家鄉俗話說:「前世冇修,兒子當心臼。」它是說前世沒修功德無媳婦,今世只好用兒子當媳婦使喚的意思。而客語之「心臼」者,媳婦是也。童年時代歲月匆匆過,許多記憶隨著年紀之成長,逐漸的模糊淡忘甚至消失。可是那一家人買粉圓的往事,卻是深深的烙在我腦海永難忘記。

  家鄉上福基山村的老福基醫院前廊下,有一長駐的粉圓小攤子。這個攤子設備僅是一擔兩只籮筐。籮筐上放著兩個小玻璃櫃。攤販的經營採取多樣化,秋冬一籮筐擺賣粉圓,春夏則賣些蜜餞或水果串。另一籮筐則是附賣水粄(碗粿)或發粄(發糕)。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。老闆年紀約模四十好幾,我們稱呼他叫洪盛伯,為人和氣待客有禮,因此,他在山村的人緣特別好。

  攤販老闆與兒子相互輪流照顧攤子,輪空者則四出收買破銅爛鐵。父子倆夙興夜寐為生意而忙碌,三、五年間就讓他們買下一大片土地。接著又過兩年光陰,一座豪華的三合院已然興築完成。從前是租屋之家,現在華厝煥然,不知羨煞多少山村無家之人。某日天上下起雨來,攤販生意是他兒子文生哥輪值。是日,我剛自二姑家打工完畢要回家,沒帶雨傘只好在廊下等候雨停。

  等待雨停很無聊,於是便與看攤子的文生哥,有一搭沒一搭的聊了開來。兩人年紀相差不多,所以二人聊得十分融洽。不知是哪根筋不對?我然的開口說:「最近生意不好做,何不來個以物易物方式,換一換做法看看?」文生哥被我突來之語弄愣了,雙眼直直盯著我瞧。好一會他才回神問我:「啥麼是以物易物啊?」我連忙解釋說:「許多小孩子想吃粉圓沒錢,你可以叫他拿破銅爛鐵來換啊!」

  「啊!」這下他總算瞭解我的意思,腦筋一轉覺得可行,於是賞我一串蜜餞芭樂乾。我一再推卻他強要給我,盛情難拒,只好假惺惺的拂拒一下,然後收下了他的好意。翌日洪盛伯當值,他見我路過叫住我,並自廚內舀出一碗粉圓請我吃。無功不受祿,我問為啥請我?他說:「昨日你對文生說得方法,我覺得可行,所以,今天就讓請你吃碗粉圓吧。」又是盛情難卻,我只好接受他的好意吃了。

  當天吃過粉圓之後,我走告死黨們說,可以用破銅爛鐵去向洪盛伯換粉圓吃。死黨廣志首先去試探,看看我有沒有騙他們。他拿家中一個破鍋子,畏畏縮縮的前去交換。洪盛伯二話不說接下破鍋,然後舀一碗粉圓給廣志。孩子們見我說話不假,隨即回家拿破銅爛鐵換粉圓吃。一大鍋粉圓迅速出清,洪盛伯還交代,不僅可以換粉圓,換其他東西也可以。

  可以用破銅爛鐵換吃的消息很快傳開,鄰近村落的孩童也紛紛仿效。有一位住在桃花崠的小孩子,竟然不遠千裡拿著破銅爛鐵過來交換。由此可見,當時的小孩是多麼的吃苦。萬沒想到一句臨時起意之話,竟讓粉圓攤帶來生意,創意之用實在大矣。另一個更大的收穫,村子裡的大人小孩不在叫我「台北憨」啦,然而意外的是消息傳入老爸耳裡,我卻莫名其妙的挨K了一個火爆栗子呢。 【完】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