茅草屋-00.jpg 

茅草屋-01.jpg 

茅草屋-02.jpg 

茅草屋-03.jpg 

茅草屋-05.jpg 

照片-茅草屋-[網摘]。



          『茅草屋之懷念』

  祖厝在未換用紅瓦之前,每五年進行一次修補,每十年就須更換新茅草屋頂一次。工作辛勞但又不得馬虎,除舊換新這才能夠令人安心。當時所需要的茅草,全都由馬拉邦的達恅伯供應。記憶之中,六歲那年正好是最後一次換新茅草。之後便以紅瓦更新,從此就與茅草絕緣矣。最後一次的換茅草日,我們一家十餘口分居於大姑二姑和小姑家中。雖是暫時寄人籬下,但是總覺得十分不便。

  翻修屋頂當日,師傅們用條毛巾掩住口鼻,開始將舊茅草一層層的卸除。由於茅草長時間曝露在陽光雨水中,露天之上層已變黑腐爛,師傅小心翼翼卸除以免污染面積過大。這次主持翻修的師傅是賴煇伯,他家三個男孩子都到場幫忙。但見賴家父子同心協力摧枯拉朽,很快便將陳舊的茅草卸除乾淨。他們將卸除之舊草拿到河壩沙埔上焚燒,我和他家孩子一起在旁邊照料火勢。

  卸除屋頂之時留下底層茅草草色尚新,賴煇伯認為將它燒毀十分可惜。於是徴得老祖母之同意,將它與新鮮茅草混搭使用。一座屋頂六層茅草編排堆疊而成,層層緊靠密疊由下而上,務必做到滴水不漏之地步。賴煇伯堆疊茅屋頂是家傳技術,當時在山村只此一家。因此,村中許多大戶古厝之茅屋頂,不論新疊或翻修幾乎都由賴家包辦。因為他家功夫獨到特殊,故爾新疊或翻修不做第二人想。

  工程進行堆疊之時由賴煇伯親自主持,他家孩子則在一旁幫助送草、編押竹條或修剪草尾的工作。我家屋頂面積約百坪上下,預計一天之內必須完成翻新工作。早上五點開工九點吃點心,十二點整吃中飯並休息半小時,下午三點是第二頓點心時間。當晚是完工之夜宴,澎湃滿桌水陸併陳,師傅們個個吃得滿嘴油光。山珍海味陸續上桌,平日難見的珍饈全部上桌。琳瑯滿目,雙眼應接不暇。

  完工宴代表主人家的氣勢財力,通常都盡量張羅上桌以免落人口實。不論翻修或新舖屋頂,最高興的就是家中的孩子們。平日難得一見之食物一一現身,筷子湯匙一起行動,大人都睜隻眼閉隻眼不會給臉色。因為是大鍋爐大鍋菜,廚房裏的小孩與婦女桌上之食物,也比往日豐富許多。當日下午五點左右,太陽依然高掛西空。我家屋頂翻修工程全部結束。師傅收拾工具打包回家,沐浴準備晚上好好大吃一頓咧。

  翻新之茅草屋頂散發出陣陣的草香味,在夕陽餘暉之中氤氳飄颺。路人走過都會停歩深嗅幾下,家人則鎮日泡在草香中度過一天。而這種新草之香氣維持甚久,往往拜年之後它依然飄香不休咧。我喜歡在茅草屋內聽雨,大雨小雨或是颱風雨都聽。下雨之時,我人習慣捲在被窩內聆聽雨聲。初雨淅瀝撒上屋頂聽入耳裏,它就會讓我懷有著一種莫名之興奮。細雨沙沙漫吟,聲音柔柔調和。粗雨嗶啵聲中,還會帶著劈啪響亮之聲音哩。

  陣風拂刷茅草屋頂,恰似流水經過海綿,響聲立刻被吸收殆盡毫無回音。強風吹過茅草屋頂,咻咻之聲綿響不休,聲勢之巨大穿透人心。膽小之人處於這種狀況之下,徹夜不敢安心合眼入睡。風吹也好雨打也罷,茅草屋頂總是默默的承受。待至茅草骨枯腐朽不堪,這才功成身退回歸煙灰。我家祖厝之茅草屋頂,在我十五歲那年走入歷史。雖然昔日之風采不在,其輝煌之過往卻令人永念難忘! 【完】
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