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客家料理隨筆005-長年菜之二.jpg

照片-客家料理長年菜-[網摘]。

 

          『客家料理隨筆5-長年菜之二』

 

   提起「長年菜」就會讓人興起懷古之念頭,它是客家人過年必備的下菜之一。所謂的「下菜」,就是指檯面下的菜餚。說得明白些,它就是上不了檯盤,可有可無的菜餚。話雖如此,長年菜在客家人眼裡,它可是「苦盡甘來」之代表性食物,由於它的主角是大芥菜,而芥菜本身帶苦,但是入嘴之後就會回甘,因此才會說它是苦盡甘來之象徵。特別是家中有老人更喜歡以它來襯和耄耋高壽。

 

  燒煮長年菜無食譜無技術,甚至可以說誰下廚誰都會燒。在下如此之說法是有所本,因為各家媳婦在廚房裡燒煮長年菜,只需有濃郁的油湯就可以燒出它來。每逢過年時節,家家戶戶殺雞宰鴨,還有買進大量的豬肉準備當牲禮敬神。而牲禮煮熟後留下的油湯,這就是燒煮長年菜的靈魂素材。油湯越是肥腴濃郁,燒煮出來的長年菜越是可口好吃。儘管它的滋味美好,新生代年輕人卻不喜歡吃它。

 

  至於長年菜主角大芥菜,通常它有兩種,一是長柄芥菜,一是包心大芥菜。不論哪種芥菜,都是燒煮長年菜之最佳主角。但若要說得更清楚的話,凡是葉子大葉柄肥厚多肉者,它就是上上之選。時下一般家庭主婦在燒煮長年菜之前,喜歡將主角之大芥菜先行汆燙去除苦味。這種做法如在古早時代會被長輩說教的,因為吃長年菜的重點就是吃它的苦味。如果沒有苦味就不會有回甘滋味。

 

  古早我家在上福基富甲一方,田地廣袤佃農上百。每逢年關時期,佃農們都會送來上選之芥菜,所以,在我童年記憶裡所吃之長年菜,滋味潤腴口感綿密,至今依然懷念不已。從前我家是個大家庭,人丁旺盛每餐大廳裡席開三桌,我等小孩只能與婦女在廚房裡進食。過年一到廚房再怎麼忙碌,都得燒煮一大海鍋的長年菜應景。因為在老人家習慣裡,沒有烹煮長年菜就不像過年。

 

  根據家母之轉述,在她新嫁入門的那個過年,因為小姑廚房當值忘記燒煮長年菜,結果被老祖父數落了一頓,害得小姑哭了三天才撫平她的難過。老祖父年代的長年菜,烹煮方法與取材都有規矩的。細火慢燉不急不徐,芥菜必須寸段不長不短。原因是芥菜的纖維粗糙,切得長會妨礙咀嚼,太短則有損口感。至於細火慢燉之要求,希望能將菜肉徹底煮透,這樣老人家吃起來就不會礙口了。

 

  某年「入年假」之時,按照客家人的習俗,「入年假」就不能打罵小孩子。入年假是從除夕起只有五天罷了,平日被禮教緊緊約束的孩子們,幾乎都會利用入年假之時段裡,大肆囂張胡鬧無法無天,平日不敢說的話,不敢問的問題,在入年假裡一古腦的全倒出來。當時我抓緊時間詢問老祖父,為何將芥菜稱做長年菜?老祖父的答案說芥菜又粗又長活力旺盛,所以,它就被稱做為長年菜囉。

 

  芥菜耐久煮,對於油脂吸附力特強。過年期間大魚大肉在體內堆積,利用它來清理堆積最為理想。過年如果家中有鍋長年菜調和一下,那就不用去顧慮到體內堆積的問題了。長年菜的特性是越煮越爛越好吃,因此,客家媳婦在烹煮時從未嫌鍋子太大或煮太多。煮得再多銷路不用擔心。此外,煮多反更能獲得老人家之讚美。家父十分注重傳統,每屆年關必然提醒家母勿忘煮一鍋長年菜應景。

 

  我家的長年菜銷路不錯,雖然談不上潤腴油肥,可是苦中帶甘非常爽口。尤其是發酵過後,酸中帶著一股香氣,那就是家父家母懷念之味。兄弟之中或許早已忘記其味,可是我對其味深烙腦海。自從兄弟散枝分葉之後,可能只有我一人傳承其味。每年過年之時,我會矚咐老妻煮上一鍋回味一番。可惜的是我家孩子,竟無一人喜歡吃它。吃食各有所好,因此,我家長年菜可能就在我手中打住了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慕松 的頭像
    慕松

    北北草堂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