軍中用餐001-從前.jpg

軍中用餐002-遠征軍.jpg

軍中用餐003-現代.jpg

軍中用餐004-現代.jpg

軍中用餐005-整隊尚餐廳.jpg

照片-軍中用餐今昔比較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          『軍中餐桌上的回憶』

 

  若是有人問我:「當兵的滋味如何?」我會愉快的告訴您說:「還算不錯的啦!」記得剛入伍的一週之內,我天天食無飽睡不好,原因是大鍋飯大盆菜吃不習慣。尤其看到七分滿一大桶,飄著幾片菜葉清澈見底的菜湯,內心更是一股沒來由的顫慄。再者因為個性內向不敢與人爭食,所以,最初的兩星期裏,有一頓没一頓的拖延著。別人有錢可以上福利社補充,我可没有這福氣與人平比呢。

 

  當時即便是餓得胸貼背,我還是不敢向家人提起,更不敢向上級埋怨。印象中入伍的第一天早晨,起床號吹起還賴在被窩不肯起床。一陣「活老百姓,死老百姓……」的吼罵聲中,匆匆著裝帶槍上操場,連起床之盥洗都免了。出完晨操走進餐廳,班長要求大家板凳坐三分之一,挺腰夾臂動作要斯文。結果大夥不習慣,都被整得汗流浹背食不下嚥。

 

  早餐吃的多半是饅頭稀飯,有時候則是花捲豆漿。當時軍中吃的所謂花樣繁多,其實,那只是些口號騙騙上級罷了。所謂「人多無歹菜」團體裡吃東西,不論內容好壞都會被吃個精光。而軍隊餐桌上絕對會要求吃乾淨,否則就會有你的好看。初入伍的餐桌上,菜鳥無知,斯斯文文的細嚼慢嚥。結果一碗稀飯未喝完,已經桶底見天啦。一顆饅頭還沒吃到一半,籠內已經被搶得空空如也。

 

  在訓練中心每天的操課,上午兵器操練四小時,下午中山室政治課兩堂再外操兩小時,直到太陽落盡,這才收操休息與進晚餐。晚餐後接著在晚上還有一堂政治課,而在晩點名之後,九點鐘一定要就寢或上衛兵。天天操課排得滿滿,如果空著肚子睡覺,胃部有多難受,相信過來人都很清楚。厚厚的一本步兵操典,規定在兩個月內授完。時間上的緊迫加上動作生蘇,大家被逼得緊張緊張兮兮。

 

  「三天没大便,五天便不出。」,便秘就成為每個當兵者之經典成果。便秘加上飢餓,困頓情況永生難忘,每於夜間睡眠常是淚痕滿枕到天明。班上有位大林來的國校教師,戴著一付黑框眼鏡文質彬彬的。他與我和一位新竹農會的職員,三人就是連上吃飯最慢的三劍客。這天部隊舉行榮譽座談會,大林教師就向上級反應,希望大隊長能將吃飯慢的人編排同桌,這樣可避免爭食破壞袍澤情感。

 

  大隊長認為當兵一律平等,故爾所請礙難照准。結果問題非旦没解決,反而招來大夥譏笑不已。這天因行軍而提前開飯,坐席在某國校之大操場上。炊事兵剛把飯菜擺好,大夥如餓兵蜂湧而上,坐好位置準備開飯。就在值星官報告完畢之後,一聲「開動!」令下,大夥飯筷飛扒開始忙碌起來。那位國校老師一反常態,他端起飯來拼命的往嘴裏扒。扒了半碗便拿起湯匙,大匙的把菜餚舀入碗內。

 

  有位大湖兵看傻了眼,生氣的數說他一頓,可是大林老師不予理會,竟然宏聲回嘴說:「你要我吃相斯文點,但若我斯文些,你們會讓嘴給我嗎?」一句話撂下之後,管他對方如何的奚落,他就是埋頭苦幹毫不理會。或許他的革命帶來大夥的好運?從那頓飯開始,大夥都學會了忍讓之美德。而那位老師養成習慣,每餐都是如法泡製,弄得大夥啼笑皆非怨氣沖天。

 

  然而我餐餐仍維持著保守速度,故爾每頓飯的第二碗,都是菜湯泡飯填入腹肚。中心結訓分發部隊,我雖抽中金馬獎,但我運氣好分發到小單位。整個單位只有九個人,三餐輪流去大廚房打飯菜。因為全班同袍都是受過高教育,所以,在吃食上較為斯文。之後我轉入顧問團服務,從此天天大魚大肉。半年不到體重已增加十餘公斤,就連行動都感覺到有點不太自然了!  【完】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