寫作

寫作--2

寫作--3

寫作--4

寫作--5  

照片-寫作眾生相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          『拉雜談寫作』

 

  在這個知識爆發的時代裏,每個人都有很多的際遇與感觸。倘若提起筆來,可以抒發寫下的文章,內涵素材實在太多了。然而因為太多的感受,反讓我們不知從何下手?如果在這種情況下,你還能保持頭腦冷靜,客觀的去分析事物,那麼您就有資格寫文章了。寫文章必須體會出文章的層次,至於如何體會,則是見仁見智。就其內涵而言,它的分層在於深沉中有幽默、幽默裏有激情、而在激情之中,它又須有獨特之見識。

 

  一流文章讀來層次分明,舖排有如行雲流水,有如大閘洩水減壓,一氣呵成,毫無阻礙。相反之,則是層次混淆,如似魚走石梯,一路梯凸,難以竟篇,像這種文章不寫也罷。寫作不易,成篇更難。要把許多不同的語氣、思想、意念、融會在一起,其工夫,絕不下於一個裁縫師傅。習慣性的寫寫擦擦,剪剪裁裁,文章之好壞姑且不論,就是這番功夫,也夠讓寫者弄得頭昏眼花!除此之外,語言之音樂性含隨,作者也不能不予顧慮。

 

  通常:凡帶有音樂性的語言,大都帶有深沉的思想與意念。寫文章可用的寫法,包括利用以物遣興、觸景生情、遇事陳義、即性窮理、看見不平之事,作出不平之鳴。但其動機務必以社會責任為前提,所以說,寫作不易就是這般道理。每當有人對我說:「大自然」如何如何的注意人類,可是這句話令我覺得有點反感。因為我是個窮家孩子,打從孩提時期開始,便已領略到大自然對人類的不懐好意。我想要晴天,它偏偏下下起豪雨。我想午睡養神,它就派出蚊蠅前來搗亂。如此之大自然,叫我如何能夠綏服呢?

 

  個人覺得人類與大自然搏鬥,人門總是演出逆來順受的角色。要不就是得過且過,完全不敢與它正面交鋒。因此,許多作者動不動,喜歡以大自然來做主題,寫出一些似是而非理論,讚頌美化大自然之神奇,實在令人難以苟同。更不明白的是,「大自然」真如文章所說的那麼溫馴嗎?寫作像似鴉片,它很容易讓人上癮。許多喜歡舞文弄墨的朋友,竟然將寫作當為全民運動。別人能我也能,反正黑筆填滿白紙就是文章。這種人完全漠視寫作之功能,輕忽了寫作之道德。更不該清是了寫作的真義所在。

 

  作者對「寫作道德」的看法,看法見仁見智。其實,它像是一面光潔明亮的鏡子,它不但能清晰的反映出時代,同時它能反映出多元多變的社會人生。因是之故,寫作的功能兼有批判、匡正、淨化與怡情等多重的意義。寫作之道德,則是嚴謹遵守寫作倫理,尊重文章的寫作自由之範疇。「散文詩」,它是網路文學的新寵兒。它具有散文的坦白,又有詩句的精煉。在速食文化當道的今天,復又有工商社會的快速步調。故爾人們對那些,委婉敘述的文學作品,早已失去閱讀的耐性。也可說是,他們已對長篇小說不感興趣啦。因此,精簡短小的詩篇與散文詩趁機丕然大興,遂也取代了傳統小說、散文,儼然已成為網路與文學的新主流矣。

 

  寫作人莫怨老天不公平,莫嘆機會不給您。聰明人絕不等待機會,他要擄取機會,運用機會,征服機會並以機會做奴僕。笨人才會在等候機會,選擇機會,結果讓機會平白自眼底溜走。為人亦然,寫作亦然!寫作雖然是一種嘔心瀝血的志業,但它最怕寫寫停停。三天捕魚五天曬網,怎麼看來總是不大對勁!國內設有許多文學獎,造就許多一休先生與一篇小姐。

 

這些所謂的寫作菁英,從他們得獎之後便無下文,很難再見到他(她)們的文章,但他(她)得獎的光環,卻可跟隨著他()們直到永遠。寫作最怕一休成性,人若問他為何停筆?他會理直氣壯的告訴你:「休息是為要走更遠的路」,其實,這是懶人最愛用的藉口。等到休息完畢,他一定還一如往昔,完全沒有要要走更遠之路的打算嘛!  【完】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寫作眾生相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