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旅行腳015-跳蚤市場.jpg

照片-跳蚤市場-[網摘]。

 

        商旅行腳隨筆15-『趣說跳蚤市場』

 

在我退休前,商旅每至一地,除探索當地的商情之外,我喜歡逛逛當地的跳蚤市場,一方面可以鬆弛商場緊張之壓力,一方面又可用心的尋寶。不論是古董書籍或手工製品,我都會耐下心來仔細的翻找。一旦發現自己喜歡的東西,與店主討價還價,也算是疏壓的餘興節目之一。1990我公司在奈及利亞投資,我也經常利用黃金假期逛舊貨攤。

 

  奈及利亞的阿帕帕市是個港都,各色外國人幾乎都看得到。每逢「黃金星期五」(Golden Friday),外國人家家戶戶,都會將自己不需要的物品或傢俱,拿到社區廣場擺列,等候需要者來買或以物易物。我那部在奈國代步之老賓士,就是在這裡以極低之價所購得的。此外,還有一個稱作”Free Zone”的地區,區內所有擺放之物,需要者不須向任何人徵詢,便可將需要的東西帶走。

 

  這是比利時人留下來的習慣,衍傳數十載頗受歡迎。然自內戰發生之後,外國人紛紛回國或遷移至鄰近國家,此一被人稱頌的交流活動,遂爾走進歷史。1992年,我到土耳其安卡拉小住,在其跳蚤市場中,看見一只海軍藍顏色之玉花瓶頗為中意。吾友蘇巴幹叫我稍安勿躁,他上前問明價碼不買。接著他帶我到另外村莊的市集閒逛,嘿!一支一模一樣的花瓶出現在我眼前。

 

  蘇巴幹要我上去問問價錢,攤主人看我是外國人,她對我說:「它雖然是二手貨,但非五十美元不賣。」這時蘇巴幹聽了他的說法,眨眨眼暗示要我狠狠的殺價。我到他的授意,於是卯起勁來亂砍一番。店主人也不是省油之燈。她裝出一副可憐相,用那跡近哭泣的聲音告訴我說,她剛死了丈夫,孤兒寡母全靠這行檔吃飯。她要我行行好,不要殺價殺得太狠了。蘇巴幹怕我上當,立刻出面用土耳其語和她周旋,最後我以十美元成交買下它,但蘇巴幹卻說我實在太仁慈了。

 

  在洛山磯的跳蚤市場,隨便逛一趟就可買回一大堆物品。品類之多令人應接不暇,全球叫得出名字的東西在這兒都有,價錢便宜任君挑選。我遇到一位落魄的戒子師傅,樣子很像吉普賽人。可是滿嘴牛津腔英文吓吓叫,卻又讓我摸不清他的底細。我在他的攤上看中一隻古銅色戒台,加上一枚翠綠色戒面,問他這樣組合多少錢?他老兄說:「Free!」我愣住不值如何回答,他却豪爽的說因為我是他今天的第一位客人,所以免費贈送我這位幸運兒。

 

  話雖如此,我還是在他攤上花了七百多美元買下其他許多的東西。相隔兩條街有一地攤,攤架上一只被覆著陳舊絨布的首飾盒內,整齊排滿著各色寶石鑲成的戒子。男用女用並陳,每只定價廿美元。吾友安迪勸我小心以免上當,可是我喜歡那些戒子的設計。因此,我開口向對方殺價,一開口便是每只五美元。攤主聽了連吐舌頭,嘴裏裝出哼呀呻吟聲,要我同情他已挨餓兩天了。

 

  看他裝著那付可憐相,我不禁的噗哧笑出聲來。嘿嘿!想耍我門兒都沒有,他回價每只十美元,我說六美元,他說九美元我說七美元,成交後各色挑選一只。他趕忙說不行不行,這樣我連老婆都要賠上了,您買多我賠更多。因有安迪在旁壯膽我很堅持,他裝著哭喪臉部情願的包裝,交錢交貨時,他故意綳著臉連個謝字也沒說。

 

  取貨後我又繼續逛下去,我們才離開此攤走至不遠處,又有人來向他買戒子。老闆劇本不變,又是表演一陣呼天搶地。他喊得越悽慘對方就殺得更兇,最後他每只出價僅給一美元。老闆又扮起可憐相求饒,哪知對方開兩只一美元。就在這一來一往的表演裏,一只以一美元成交。一旁的我看在眼裡,竟然被這幕活劇情,唬弄得目瞪口呆不明所以了。 【完】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商旅分享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