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班長-001.jpg

老班長-002.jpg

老班長-003.jpg

老班長-004.jpg

老班長-005.jpg

老班長-006.jpg

照片-家常麵食˙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          『喜歡麵食的老班長』

 

從前軍營中的老芋仔常說:「軍隊是個大鎔爐,任何青稚小子經過淬煉,個個都變成響鐺鐺的漢子啦。」此話早年來說是正確的,但對現代青人而言,當兵似乎就是一條黑暗路。昔年當兵期間我很幸運,跟著一位名叫王金龍的老班長。因為他和蘇三起解裏的男主角姓名相同,所以,大家給他一個「蘇三的老公」的綽號。不過喜歡捉狹的我,卻是滿口稱呼他叫「王公子」。

 

剛開始他對這個綽號很反感,還罵我蕃薯仔不要亂叫。一些新兵不知所以然,竟然跟著我這樣叫他,結果都享受到一頓爆打猛K的回應。後來老班長慢慢習慣了這個稱呼,他還會順口來段蘇三起解的唱詞娛樂大夥咧。這位喜歡麵食的王班長,在他悉心調教之下,我也自其口中學到,不少有關麵食的製作伎倆。從包子饅頭到餃子麵條,還有許許多多的零食做法,我都樣樣學習不怠。

 

我最喜歡吃他煎的麵粉餅,軟Q帶脆,薄薄的一層,吃起來硬是夠味了得。當年我去金門報到,第一天就吃到他拿手的煎麵粉餅。異地獲得溫暖,讓我感動不已。老班長的麵粉餅調麵漿之時,七分麵粉三分太白粉拌合,邊調邊加入水,直到筷子撈起,水水欲滴之時,這才打蛋入拌。蛋麵完全融合即可開火熱鍋,鍋熱之後,只見他熟練的倒入少許花生油,慢慢將油勻擦於平底鍋面。

 

油熱麵漿倒入鍋中,吱吱聲響盈耳不絕。雖然剛只下鍋而已,麵香已經縷縷飄散入鼻。接著他在半熟的麵皮上,撒上厚厚的一層靑蔥。並於蔥面上再澆一層麵漿,一再翻面輕押慢煎,直至雙面煎得金黃色起鍋。老班長所煎的麵粉餅趁熱吃,這樣才可吃出它的香脆彈牙。迨其冷卻回軟之後,吃入口中又是一番風味。妙的是,不論熱吃或冷吃,麵餅在嘴裏越嚼越香。

 

某次,營長按照慣例來到連上巡視。當他下車的剎那,鼻端聞到陣陣的麵粉餅香味。於是他立即叫傳令兵過來,命命他前去查個究竟。老班長知道營長是個饕餮,隨即順手送上一盤給營長吃。嘿嘿!營長邊吃邊讚美味,向來很囉唆的他,這天簡單巡視營房一遍,他就開著吉普車揚長回營部去了。老班長的麵疙瘩也不錯吃,尤其造型上頗有變化。時而用乾漿時而用濕漿,作出貓耳片狀,或是空心餃子狀,有時則是拍扁入鍋,有時就糰摶入鍋。

 

他喜歡用蝦皮和靑蔥白爆香,煮出來的麵疙瘩,不論它有多大份量多大鍋,瞬間就被班上的兄弟們吃個精光。老班長的另一手絶活是炒豆鼓辣椒,飽熟之長辣椒小天椒切段去籽備用。豆鼓他喜歡用岡山特產,因為它的顆粒大鹹度恰到好處。下炒前對於辣椒與豆鼓都很講究,食油則用部隊配給的花生油。鍋熱油熱將辣椒入鍋先炒半熟,立即倒入豆鼓不停的翻炒。

 

有時候,他還會加入一些小魚乾或蝦皮,有時則加些白芝麻同炒。用這種豆鼓炒辣椒夾饅頭、夾燒餅、或者夾入麵粉餅內,味道之佳香辣兼而有之,直讓人吃了捲舌吮味,不禁的一口接一口無法停止。他的辣椒炒豆鼓遠近馳名,拌麵拌飯連吃數碗極為平常。唯一後遺症就是:「吃辣椒真舒服,吃了兩頭苦」罷了。話雖如此,喜歡此味知兄弟舵如過江之鯽,老營長還常親駕吉普車過來取拿呢。

 

  軍中生活逸趣橫生,一方面徹底扭轉老百姓的生活方式,一方面注入各路新鮮知識,雖然受訓期間很辛苦,但是弱不禁風的我仍然順利的過關。以往在家中常有的小毛病,入伍之後才經三個月之訓練,煥然如似脫胎換骨一般,讓我成為一個身強體健之好青年。五十餘年歲月匆匆過,如今回味起來依舊滋味無窮。特別是那位多才多藝的老班長,更是讓我終身念念不忘哩! 【完】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雯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