鱉池-001.jpg

養鱉池。

鱉池-002.jpg

鱉卵。

鱉池-003.jpg

幼憋。

鱉池-004.jpg

 成鱉。

鱉池-005.jpg

鱉池-006.jpg

照片-藥燉鱉料理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 

『憋不住的童年本事』

 

  同年的玩伴阿村仔,從小到大對於野鳖之研究興趣特別濃厚。在他長期的與鳖接觸和觀察研究裏,不僅練就一手抓鳖的好功夫,而起在瞬間剎那裡,立即可以分辨出鳖之性別與族群。古早的後龍溪水清澈見底,游魚歷歷在目。溪中經常隱伏著體型不同的沙鱉。它的來源有三種:一是在地土生之「野鱉」,一是池中飼養的「逃鱉」,還有一種就是行善人士的放生的「放生鱉」。

 

  諸鱉之來源各異,但是他們的體型相差不大。尋常人想區分它們並不容易,可是落在阿村仔眼裏,卻是稀鬆平常小事一樁罷了。他不但一眼可以瞧出公母,他還可以立即辨別出它的種類呢。有人不信其能故意考他,結果個個只能搖頭敗退而歸。昔日我們下溪打水獵,將水源暏死之後洩水抓魚。經常發現螃蟹與沙鱉之形跡,沿跡追蹤甕中捉鱉。通常經驗者都可滿載而歸。

 

  阿村仔常說:「蛇有蛇道,鱉有鱉路。」我們按其所教授之原則追蹤,從來都不會空手而回的。他很仔細教授我們辨認蟹跡與鱉路,並還耳提面命親身實習捉鱉方法。不知是我們太笨還是與鱉無緣?空有絕技在手卻常空手而回。由於長期投入而無所收穫,不久之後便放棄循蹤抓鱉之興趣啦。「蛇鱉同家」是阿村仔的口頭禪,他又說:「凡見鱉跡之處必有蛇蹤」。語雖古怪,卻是屢試不爽。

 

  我曾與阿村仔一起出擊,親眼看見他驅蛇抓鱉之本事。他有一個誡言說:「溪水初乾之時,切忌用手探鱉穴。」原因是溪水初乾蛇鱉驚慌,一見異物出現眼前必然抓狂亂咬,而且此時之咬勁特強,一旦被咬必然是傷痕纍纍。死黨阿喜子不信邪,結果差點就被鱉咬斷食指。他說萬一遇上穴內藏蛇,土蛇水蛇無所謂,藏蛇若是毒蛇,被它咬傷麻煩可就大啦。倒楣傷勢嚴重之時,說不定還會要人命咧。

 

  每年夏雨連降之日,上游之山洪狂奔而下。後龍溪水位高漲不退,兩岸魚蝦螃蟹最多之時,此時也是阿村仔下水捉鱉之好時機。因為湍急洪水將蛇沖走,剩下之鱉行動遲緩反應不佳,不用害怕它張口咬人,只要出手即可手到擒來。那年夏天的泛洪日裏,我們一起出獵捉鱉。走近水涯踩草探穴,半天功夫就有七,八隻逃鱉入手。拿去飲食店販賣,換得一大疊的現鈔高興萬分。

 

  每年洪泛之時,就是阿村仔豐收之日。儘管收入豐碩但他從不亂花,行善公益慷慨樂捐。因此年紀輕輕便得美名,成為鄉村知曉的模範人物。個姓溫和平易近人的他,捉鱉之時有個不成文的規矩:幼鱉傷鱉不抓,產卵其之母鱉不捉。發現幼鱉他會將它集中,放置在無人知道的遮蔽處安置,以防天敵捕食或傷害。天上飛鷹是他的好夥伴,鷹眼犀利可以看見地面之針。

 

每每鷹跡出現之處,見它在溪流上空盤旋不去,那就是地面上必有獵物。而在溪流之處的獵物,有鱉有蛇還有老鼠,阿村仔只要循鷹跡前去必有收穫。阿村仔成年之後,受聘為河川溪岸之護漁小組長。這種無給職之工作,他做得心甘情願負責盡職。他對溪流中之生物照料有加,他常說:「取之於溪,護之於溪。」唯有讓溪中之生物生生不息,人類才有水獵之空間。

 

那年社會景氣不佳,電魚毒魚之人經常出現。這種漁法有點過份,大魚小魚蝦蟹皆成犧牲品。如此荼毒水族不仁不義,每有遇見他都會上前嚴格取締。沒收其漁具毒品,並曉以大義希望不要再犯。由於他懇切疏導,犯者皆感其誠而不敢再犯。鄰村有一毒魚者被逮,他沒收氰化毒物之外,苦口婆心勸他不要再犯。有次是他親侄子在溪中毒魚,被他發現立即上前取締,並還處罰他站立溪畔兩小時懺悔。當天的太陽毒烈強射,他的親侄子差點就被曬暈送命咧。 【完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