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秋色1.jpg 

秋色2.jpg 

秋色3.jpg  

秋色5.jpg 

照片-秋色長天-[網摘]。



           『捕捉秋天的軌跡』

  那年的秋天天氣很特別,明明重陽已過很久,氣候依然熱得讓人受不了。往年秋季一到,山清水明,鳥鳴清澈,處處都顯得秋晴乾爽,精神舒暢。莫說是稻粱成熟雞鴨肥,就連郊區之天空青青,讓你不得不從嘴裡高呼出「秋高氣爽」的語句來。自從退休以來,這才發覺人生,竟然有著這麼多意想不到的良辰美景。看著那細流匯聚而成的野塘,表面看似平靜無波,實底裡卻是熱鬧得不得了。

  去年新放之鰱鯉和草魚,此際肥肥臃腫,動作緩慢的在水底弄浪。看看情景,今年的塘魚又將是個豐收季節。塘緣的野薑花,年年盛開兩季。春來之時放白競艷,花香飄送十里之外。秋季花色有點染黃,但其香氣濃郁超過春花。它的根部如薑塊,隱蘊薑味可當醫藥用。塘魚嘴饞亂吃,經常探頭出水啃咬水薑頭。秋深魚肥搶得兇,經常可見被嚼爛之殘渣浮出水面,隨著塘水之波漣漂蕩各處。

  於是魚吃水薑人吃魚,形成一條千古不變之「食物鏈」。此時之野塘像似一顆綠色寶石,它巧妙的鑲嵌在大地與山巒之間。談不上湖光山色,卻有著古樸的塘岸。曲折扭捏,將整座野塘擠成一個葫蘆型貌。三路排水溝之水匯聚於此,形成湯湯一水,為平靜之郊野增色不少。這時候,秋色已經渲染了週遭,有黃有紅也有綠,摻雜一起形成另種景緻風光。

  是日秋高氣爽精神舒暢,我人沿著野塘之塘緣走上山道,轉過一個小山坳,耳際傳來一陣轟隆水瀉聲,這是天災留下來的瀑布。脫下鞋襪淌水而過,一股沁涼告訴我秋深了。走過水際再轉入窄窄的小步道,兩旁梅樹林林入眼青欉。有幾位山民在梅林內除草,相見一個點頭一個微笑,都代表著他們的善意。再往內走百來步,突然自草叢中躥出一條野蛇。蛇身約有兩尺多長,舌信呼呼吞吐。

  看那條蛇之模樣兒,好像是在探測前進的路徑。老祖母曾經告訴過我,蛇是山神的皮帶,牠有牠的過路切莫攔路阻擋,以免遭其噬咬或是追擊。我深深記住這個交代,故爾閃立一旁,靜靜等候牠的通過。我人越走越入深處,路旁的青楓樹葉已經變色,它不是紅色也不是黃色,而是一種難以形容的金黃。楓葉敲開我的回憶,讓我想起小學時候,經常夥同死黨在學校後山摘楓葉。

  我們將楓葉夾放於課本內擠壓,數天之後水分已經壓乾,葉身變得薄如紙張。這時可以拿來當書籤,又可將它當逐風之玩具。通常,我們會用彩色筆將它塗上顏色,大夥拿去坡道上,順風投放讓它隨著風飄。以風飄葉落之遠近當作勝負之決定,輸者必須將自己的鉛筆或橡皮擦子,送給獲勝之對方當作戰利品。我是此道好手,經常贏得滿盒子的鉛筆或橡皮擦子。

  今天外出是以散心為主,故在路途上遇見啥麼的,它都會引起我的好奇與駐足。途中遇蛇十分掃興,偏又楓葉已將落盡,更是引人傷秋。於是我走另路回頭,準備回到野塘邊逗留一會。這條徑道更為狹小,路旁野草蔓生掩路,還有山藤毫無顧忌的延伸,邊走邊需注意腳邊又得注意頭上,一路走得非常辛苦。不過,轉過山坳柳暗花明,一路上,有著蝴蝶伴送與蜻蜓尾隨,走起來不會覺得寂寞。約經半小時的摸索,終於走出山叢,眼前豁然開朗,歸路就在眼前。於是邁開腳步加快速度,回至家門暮色四合,鼻端隱約聞到家裡的菜香味矣。 【完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慕松 的頭像
    慕松

    北北草堂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