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豬血糕豬血糕2豬血糕3  

照片-豬血糕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            『溫馨的豬血糕』

 

  各地的傳統食品各有特色,它之成名必須千純百練,而且還要獲得大家的公認才可成名。因是之故,任何人都無權力批評傳統食物之好壞與否。因為這也是做人修養之一環,真正的饕客他絕對不會輕易批評的。當「豬血糕」被洋人視為奇怪食物之時,全台灣的夜市與豬血糕攤販,全都因禍得福,生意不但不受影響,收入反而倍增於平日。

 

其實,在日據時期它也曾因外貌黝黑,被日本人列為禁物。這些都是飲食文化上的小插曲,所以,在短時間內或許會掀波弄浪,習慣了也就沒啥麼風波啦。隔壁巷子賣豬血糕的老伯伯,行動遲緩的將車攤停在巷子口,他拿下脖子上的毛巾擦著汗,擴音機不停的播出:「豬血糕!燒酒螺!緊來買唷!」,聲音不斷的重複著,直到人車消失在巷子尾。

 

這時他會習慣的把車攤亭在角落上,小心的關上播音,然後,站立在車旁,邊擦汗邊等候著顧客上門來買。不一會,有個學生前來買五支。但見老伯熟練的掀開木製的蒸籠蓋,打開墊布角,取出一支支厚厚的豬血糕,快速的在醬汁內浸一下。接著溫聲問客人要不要辣?然後,將豬血糕往裝著花生粉與芫荽的便當盒內,滾沾一圈套入小塑膠袋內,再捲起紙袋交給顧客,收下錢就完成交易了。

 

  老人家的動作日日相同,反反覆覆從未更改。若依人體工學論之,這些反覆相同的動作,很容易使人產生職業性的倦怠。然而老伯不以為苦,他不怨天尤人也不中途懈怠,反而更加認真一支一支的賣下去。老人家獲得的報酬,就是一個博士與三位教師。這個亮麗成績單,附近幾個村落都找不到對手咧。時人常說:「你想獲得啥麼,就得付出啥麼。」一語中的,老人家的成就便是有力的證明。

 

老伯伯的家住在村子尾,原是人家廢棄不用的牛欄。賤價買入之後,略加整理和裝潢,立刻變得有模有樣的房舍了。外觀雖然古老些,內裡可充滿著家庭的溫暖滋味。這家人口眾多,每天早晨路過,你會發現這家人像燕子出動般,一個接一個往自己的工作崗位前進。黃昏一到,他們又像燕子一樣,一隻接一隻的飛回窩裡。人嘛!最大要求不過是「日得三餐,夜求一宿。」罷了,然而這家人共同的心願,那就是「走出貧窮!」

 

  那一年秋天,村子裡的家家戶戶正忙著秋收之時,居住廟口叫賣豬血糕的阿嘉車禍身亡。一家人孤兒寡母十分可憐,老伯出於善心買下他的豬血糕攤車。這車只是一部老舊的三輪拖車,加上一床蒸籠,和一只半高瓦斯桶之外別無長物。村人暗笑他傻,老伯全不理會。他只知道行善最樂,行善要及時!老伯伯從買入那套生財設備這天開始,他便投入豬血糕的攤車行業。或許天公疼憨人吧?老伯接過手之後,生意蒸蒸日上。不數年間兒女出頭,這個家庭也跟著脫離窮困了。

 

離開貧窮行列的他們,生活上並未有多大改變。反是這家大小,對於共益事業都會積極的參予。初中三年級我才認識老伯,當天好像無所事事到處亂逛。毫無目的的喋踱,信步走到廟口消磨時光。走到聖王廟前合什一拜,轉身便往榕樹下的吃攤走去。「開漳聖王廟」是村子的信仰中心,廟前廣場常匯聚許多攤販或賣藥江湖客。我們只要得空,大人小孩都喜歡往那裡跑。

 

  這天我到達廟口已是午餐時間,飢腸咕嚕有些餓相。家中帶去學校的便當早在第二節課就已吃完。此刻飢腸轆轆想吃東西,偏偏口袋又不爭氣。口袋內除了四角之外,一文不名。看到豬血糕攤車很想買支嚐嚐,奈何阮囊羞澀,只好猛吞口水,斜著眼偷偷的看它一眼罷了。這時候,老伯伯正是做完生意之空檔。他拿起抹布擦擦蒸籠與檯面,抬起頭望見我在附近徘徊,老人家招手要我過去。

 

慈祥雙眼充滿著愛心,掀開蒸籠拿出一支豬血糕請我吃。老人加溫語問我為何没去上課?我將堆積的童癡想法和盤托出,老人家聽了笑著對我說:「蘇老泉廿七猶發憤上進,你還年輕怎就任意的浪費光陰呢?」老人稍停接著又說:「別小看我賣豬血糕利潤少,但是再大的財富,它也都是從一毛錢一毛錢堆積起來的呀!小弟弟,吃完它就回學校去吧!」

 

他老人家一席誠摯溫馨的進言,立刻擊碎了我多年來的迷惘。吃完那支豬血糕之後,我立刻趕回學校繼續上完下午的課程。由於此一投入讓我打起精神,一路順風完成學業。如今在下已為人夫為人父為人阿公,我對豬血糕老伯伯的教訓依舊深刻銘記於心。那年學成歸國想去見他老人家,可惜見到的是老伯伯的遺像,他依然帶著溫和的笑容望著我呢! 【完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豬血糕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