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野菜1-紫雲英.jpg 

紫雲英。

食野菜2-蒲公英.jpg 

蒲公英。

食野菜3-馬齒莧.jpg 

馬齒莧。

食野菜4-水芹菜.jpg 

水芹菜。

食野菜5-水蕨.jpg 

照片-水蕨-[網摘]。



         『食野之萃雜記』

  這一日閒閒無事做,打算在客廳椅座上打盹之時,耳朵聽到有人在開大門。不旋踵女兒與老妻出現眼前。女兒手上抓著一把青菜對我揚一揚,她將青菜高舉過頭對我說:「老爸,我們幫您找到新菜哦!」一副得意洋洋的樣相十分好笑。我擦拭一下眼鏡,然後走近一看嘴裏說:「別在老爸面前班門弄斧啦,只不過是一把紫雲英罷了,何必大驚小怪呢!」話剛說完,女兒留下一臉驚愕!

  看到紫雲英野菜,我的思緒突然奔騰起來。故鄉的山凹水涯,一片片蒼萃之野菜,竟然躍現在我眼前。不過,當女兒聽到我的回話,不禁的將音調降下八度,然後低聲對我說道:「人家還以為我發現了新菜呢……。」看著她一臉失望的神色,我馬上開口安慰她,並還說了一些有關家鄉野菜的故事給她聽。我先喝口茶閉起雙目,飛快的思索一會才開口說:

  台灣光復那年我才四、五歲大,那種環境時空讓我早熟,已然知道人間之疾苦快樂了。那時候的台灣剛從日本人手中解脫自由,社會上百廢待舉民生凋蔽。父母們為了填飽孩子的肚皮,天剛亮就開始工作到天黑才見人影。小孩子年紀小也沒得空,日日提著小竹籃四出去採摘野菜。當時年紀雖然小,可是環境週遭可吃的野菜,我們確實認識不少。沒有百餘種嘛,至少也認得出數十來種之上。

  山村郊野之野菜偌多,有翠綠油嫩開黃花的蒲公英,有紅花白絨毛之昭和草,白花瓣黃花芯之咸豐草。還有結黑子的龍葵,花像毛毛蟲且帶利刺的刺莧菜,以及黃花後葉片的豬母奶草等等,花樣之多不勝枚舉。我們不但認識它們,而且還知道如何料理它呢。此外,野菜都有它們的生長季節。春天吃春天萌芽的野菜,秋天就吃秋天放花的野菜,季節不對滋味也就不對了。

  採摘野菜時節到來,家家小孩手挽竹籃呼朋引伴,一起朝著野菜生長的地方前進。在這段期間裏,大夥兒可以一起玩耍一起採摘。家長每天只查採摘多少,並不會理睬孩子是否認真採摘。我與死黨阿坤、阿堯、和阿喜子四人,經常相聚一起採摘野菜。水蕨是我們的最愛,一邊採蕨一邊還可以打水獵。運氣好弄個滿載而歸,不但面子十足還可受到家長的獎勵咧。

  某日四人又在一起採蕨,各人摘滿一籃之後,看見附近有個水漥面積不大。於是我門決定堵死水源,將漥內之水戽乾抓魚。今天的運氣真不錯,我們的收穫出乎意料之外的多。四人平均分配各得不少,喜孜孜的各自帶回家去。晚餐的餐桌上,有魚有菜大家吃得不亦樂乎。由於野菜自然成長,沒有沾到任何的化學污染,因此吃起來清馨順口滋味自然不錯囉。

  通常這種天然野菜,只用開水汆燙之後沾著醬油吃,它的滋味就已經好吃得不得了。蒲公英煮湯滋味帶苦,但若快火清炒則味道不錯。馬齒莧清炒帶點酸味,若是將它與豆腐渣同炒又是另番風味。野菜原味有酸有苦有辛澀,但若搭配得宜好好料理,風味各自迥然不同。工商繁榮之後社會富裕,野菜任其滋生無人問津。待至最近養生觀念抬頭,那些早已被人遺忘的野菜,再度又被抬上桌面了。 【完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