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山風情茶搧風情2茶山峰情3茶山峰情4  

照片-茶搧風情畫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 

『茶山風情隨筆』

 

週休日和友人驅車出遊,毫無目的將車沿著汐萬公路往前跑。將至汐止大彎道,看見一片蒼翠茶山十分吸睛。於是決定前去走走看看。打定主意將車轉入岔道,彎彎曲曲車行至茶山入口。到此車子已無法再開前進,這時我們才下車步行。山路還算好走,一路蜿蜒無礙的走進茶山,眼前的景色突然為之一變。壠壠行行哉植的茶樹,綠油油的一望無際,直接綿延至天際,壠壠翡翠深綠十分醒眼。

 

但見忙碌的採茶人群山歌嘹喨,個個彎腰動手飛快採摘嫩茶。採茶婦女們腰股旁側,全都榜掛著一個竹簍彎腰摘茶,兩手快似刺繡上下運動不歇。一心兩葉決不含糊,動作之快令人咋舌。男人力大穿梭於壠間,將婦女摘好之茶菁集中一起。一籮筐一籮筐的,扛至車上安置固定綁好。不一會裝滿一卡車,司機便將車子開走。卡車運輸簡直就像在跟時間賽跑,一車接一車的來回運送。

 

山間多雲霧,此時山霧尚未除盡,人影在霧幕裏閃動,加上山歌的點綴,茶山風情表露無遺。這天恰巧又是春茶趕鮮之期,茶農忙進忙出,連好好睡上一覺都會感到奢侈。午後山間雲霧稍除,茶山之景色出落得更加養眼。走過農舍,看見一家人忙碌的在製茶。男人皴揉茶菁婦女忙著炒茶,老人家坐在搖椅上含飴弄孫,一幅茶山弄孫圖,自然的展現眼前令人羨慕不已。

 

基於好奇,我乃越步向前請安,順便向老人家請教一些製茶要領訣竅。老人家年紀七十開外,精神飽滿中氣十足。說起話來鏗鏘有聲。老人知道我們是「台北憨」,都市裡走出來的軟腳蝦,所以,他只跟我們談些風光山色,絶口不提任何製茶技術。不過,他驕傲的對我們說:「一輩子的耕山做田,唯一成就只有這些茶葉罷了。」

 

老人家煙癮很大,一支老煙斗燒得烏油油的,說幾句話就將煙斗往嘴裏塞。等到白煙從他口鼻間逸出,他才滿足的繼續把話說下去。這時他搖動著椅子,悠悠自口中說出,一套簡單的製作過程。他說:茶菁摘下立刻送至曬場進行萎曬,萬一遇上陰天或山雨欲來,就須將這道手續移入室內進行。茶葉必須呵護照顧,揉捻功夫不可馬虎。

 

這樣進進出出揉捻炒製,約需一個月功夫才有茶葉可以應市。老人家說:「春茶飽含著春天氣息,喝進口內滋味雋永。價格雖然不錯,可是產量少得可憐。以量制價乃千古不移知道理,但是茶農並不瞭解其中道理。」老人稍頓患了口氣,又說:「因為茶農歷來只管生產,銷售全歸貿易商去開拓。談到這裡老人話鋒一轉,他說:「許多茶農常用農藥除蟲,並把化學肥料當作仙丹,結果大好一片茶園在其無知的肆虐下,變得地癘難耕無所收成。」

 

又說:「您對土地好,他就能幫您生出許多好茶葉。常用農藥與化學肥料,土地容易酸化成為弱地。這樣不但會減短茶樹壽命,而且還會影響到茶葉之品質。」說到這裡稍停,吸兩口煙之後他又繼續說道:「一個懂得茶耕之山農,他絶不會貿然的去做這種不智行動。」接著又說:「春茶的香氣,宜用山泉水或無根水提香。水質是茶葉的夥伴,它可決定茶湯的好壞,故爾行家對水挑剔得厲害。」

 

他又說:「新世代的年輕人,他們喜歡喝花茶或香草茶,這些都屬野茶難登大雅之堂。」我非喝茶愛好者,老人所說似懂非懂,但也收穫不少。我家老五懂茶,茶齡至少卅餘年。此時他若一起,相信他們的對話一定非常精采。老人見我聽得津津有味,在一旁邊抽煙邊打量著我。這時候他的幼孫進來喊說:「阿公,媽媽說飯菜煮好了,我們趕快去吃飯吧!」

 

就在老人家殷勤的邀請下,我們的午餐便在山上叨擾一頓。山居料理雖然簡單,但是樸實有料滿桌儘是山產。放山雞綠竹筍還有許多山菇,煎炒煮炸一大桌不知從何下手。白斬雞紅燒魚還有茶葉料理,秀色可餐菜色醒眼。我們在主人勸食之下,大家開懷的大吃特吃一頓。這天胃口特佳,盤盤碗碗的菜色一一嚐過。一道茶鵝讓我念念不忘,直到今天想起它口水還會直流呢。 【完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茶山風情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7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