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日景緻-1.jpg 

秋日景緻-2.jpg 

秋日景緻-3.jpg 

秋日景緻-4.jpg 

秋日景緻-5.jpg 

照片-秋日景緻-[網摘]。



          『秋之食慾隨筆』

  歲月推移,四季輪換,這是大自然運行之軌跡。億萬年來從未出錯,故爾人間才有平安日子好過。俗諺云:「秋風飃逸暑氣消,豆蔴成熟果子老……。」其實每屆秋天光臨之時,人類五官之感覺似乎特別的靈敏。上山下海食物豐饒,篤定心志就可吃個沒完沒了。如果能夠再勤快一些,山珍海味包您吃得開懷欣喜,眉開眼笑,甚至於流連不歸。

  秋天的後龍溪,溪水逐漸乾枯,溪石暴露處處翻白,秋之蕭瑟十分明顯。然而,岸上的野薑花卻不知情的綻放粉白。自八月至十月間,花蕊拼命的吐華,早晚的空氣中,不時洋溢著濃濃的香氣。不過,它們的花蕊經不住太陽的烘照,過午逐漸萎斂,直到夜深更靜,它才再度伸張花瓣吐露芬芳。山村的野薑花宴,近十年來廣為流行。淡香花蕊晨摘放入冰箱內冰鎮,取出與青木瓜絲涼拌,滴醋調和酸香爽口。

  野薑花茶也是一絕,採以新鮮花瓣與開水同汆。蓋燜十來分鐘,掀起杯蓋清香頓時溢滿空間。搭配以薄皮餅乾,或是客家糍粑,滋味雋永越吃越為順嘴。大嫂專利的野薑花天不辣,酥脆可口百吃不厭。而山村媳婦們,對於野薑花的各個部份,更是費盡心機創作食品。光是利用野薑花葉綁粽子,純純香氣引人食指大動。輕輕咬下一口,滿口芳香一吃難忘。最近在山村柏春公家寄宿的憲堂表叔,趁著秋閒他卻閒不下來。

  這天,恰逢週末大家都在家裏,他說要做一道新創料理慰勞大家。風聲傳出大夥鼓掌高興,兄弟群紛紛趨前自告奮勇,願意當他的副手共同努力。不過,他卻指名要我當他的助手,於是他當場分發工作,個個領命各守崗位。首先,他要我先到山塘邊挖掘老野薑花的塊莖,他還交代越老越好,數量也不嫌多。我接下命令立刻啟程,肩扛鋤頭手拿鐮刀直奔山塘去了。

  山塘地方遼闊,我是個識途老馬,不幾下工夫已挖滿了一小水桶的塊根。於是就在水塘邊將它洗刷乾淨,甩乾水分之後匆匆提回家中待用。此時憲堂表叔將那些野薑塊莖括皮剁碎,熱鍋麻油翻炒至小焦,然後倒入數瓶米酒再放入烏骨雞塊同煮。猛火快燒至酒湯沸滾,随即改為文火慢燉。四十餘分鐘燜燉之後,肉爛骨軟,這才起鍋上桌大快朵頤。

  野薑燒酒雞之香味,引來一向就好吃的天送老伯。可惜它老人家稍為晚了一步,一大鍋的「野薑燒酒雞」,早已被大夥吃得點滴不剩,老人家只好望鍋興嘆錯失機會了。秋之味蕾已然揭開序幕,野薑花之秋食只不過產物之一。此其時,正值溪蟹膏滿黃飽之際。一種已被忽略的石蟹,甲硬殼脆到處橫行。饕餮眼前垂涎欲滴,怎容得牠在眼前耍威放肆。

  就在大人一聲令下裏,牠們立即成為孩子們捕捉的對象。這種螃蟹個頭不大,耐旱兇殘但不喜歡白天活動。村人都用蟹籠誘捕牠,全盛時期,一個晚上捕捉五、七十斤乃輕而易舉之事。我們用石蟹作「炙蟹」素材,燒烤成熟鮮香脆甜。炙烤石蟹各有偏方,必須慢火烘烤慢慢翻動。如果驟然投入火中,立刻引來自斷螯腳甜味盡失。鄉下牛童慣用細火炙烤,火苗由小而旺。待那螃蟹發覺不對,來不及自斷螯腳,蟹身早已燒得紅紅熟透矣。

  同伴阿南心思細膩,常將石蟹製作標本出售。由於它的構想新穎顏色漂亮,很快便獲得注目而打開市場。長長的暑假他足不出戶,但是外出之時,他的口袋裡總是,麥克麥克的銅板叮噹有聲,常讓周遭之玩伴們羨慕不已。吃過炙蟹心滿意足,秋的足步已經遍滿山村。此刻信步郊野,一片白茫茫,成熟的芒花迎風招搖,風過帶起白浪直撲天邊。眼睛看盡瑟瑟秋景,胃囊裝滿著秋之絕味。慾望之秋滿載而歸,無限之滿足,夫復河求?【完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