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-五分仔火車-[網摘]。
『懷念五分仔車』
高中讀新店某家私立學校,每天早晨趕搭六點五分首班列車,到萬華再轉五分仔火車入新店,然後步行到學校剛好趕上升旗。當時的火車只有五節車廂,每小時一班列車,天天如斯,直到這條支線廢除為止。五分仔車的速度有限,尤其單線行駛常在沿途大站進行錯車。乘客以通勤學生居多,普通乘客稀少,故可推測其營業狀況不理想。
不過沒有它的運輸串聯,則內裡的百姓居民與外界溝通困難,所以,經營單位將它視為雞肋食無味丟之可惜,基於服務原則只好硬撐下去。小火車行進中車門洞開,許多頑皮學生喜歡吊掛車門耍帥。鐵路兩旁田野河川橫亙綿延,農舍疏離點綴其中佳景天然。車廂內自成一個小世界,學生嚷嚷聲音雜亂,只有車經鐵橋之匡啷聲才壓得住他們的喧嘩。
許多學生將頭手伸出窗外,遇到路人便高聲呼嘯雙手亂揮,潺潺流水腳底經過,飛沫湍白耀眼華華。列車進入水源地車站等候錯車,大夥下車在月台上交起朋友。竹聨四海文山的哥兒們,由原先的互相仇視到後來的相容一氣,大玩著他們替天行道講究仁義的小把戲,天大仇怨一笑抿除。至於他們與少年組幹員們的捉迷藏遊戲,直到畢業也無法擺脫他們的盯梢。
星期六學校上半天課,在第三節課上課之前,大家都已將下午的行程敲定。有人去碧潭約會,泛舟潭上與小情人盪漾水面,其樂也融融。有些人則結隊涉水至溝子口,然後直上指南宮後山尋幽探勝。也有人去景美探訪仙跡岩,更有人到更深的銀河洞、直潭、或乾脆直入烏來。反正大家有的本錢就是年輕,「有福同享有難同當」,這就是我們當時共有的默契。
在碧潭我們活動的範圍,大約都在「海角紅樓」一帶。後來人數一多,遂將活動領域擴張到空軍公墓,以及及後山腹地附近。年輕頑皮狂浪,一群清頭小子無法安靜下來,竟然有人跑到墓園裡,比賽看誰記住最多亡魂的詳細資料。有些傢伙將這資料,當做更進一步的玩耍用具。他們打賭對方說出姓名,反方則須回答此墓是在第幾排第幾座?
這個遊戲挺麻煩,參與者需要有很好的記憶力。舉凡所屬區域內碑主之籍貫、階級、以及陣亡日期、陣亡事由等等、都得一一的記住並清楚的答覆對方所問。多數人都喜歡與我同組,因為我的記憶力超強,過目不忘之專長讓他們佩服得五體投地,因此與我搭夥便表示勝卷在握矣。
在火車上,大家都有個不成文之共識。它清楚的規定,學弟必須服從學長並為學長跑腿。學長下令去買草(香菸)或偷書、或者送情書給女同學,他們都得一一照辦。如果有人不願意幹,嘿嘿!整人的辦法可多得不得了。記得某次一位學弟拿翹,結果他被大夥蓋水桶。大夥趁他疏神恍惚之際,紛紛出手猛敲水桶底,一陣激烈的匡噹猛襲,等到他把水桶取下,双耳嗡嗡作響連誰整他都弄不清楚了。
畢業前夕大夥約定典禮一完,坐小火車從新店至萬華往返兩趟。是日我們在車內舉辦畢業同樂會,最後分手前大家合唱「火車快飛」這首兒歌。起初歌聲零零落落,不一會眾口合聲彙成洪流。歌聲飃出車外盪漾田野週邊,引起路人駐足眺望。車上的同學們都噙著眼淚,場面感人至今難忘。時光匆匆五十寒暑,當年小伙子皆已垂老,但不知還有幾人記得這回事兒? 【2012-05-06修稿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