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踩水車踩水車3踩水車4踩水車5  

照片-古早之踩水車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『踩水車往事記』

 

當父親說要買田之時,全家人目瞪口呆以為自己聽錯話了。但他將土地權狀往桌上一放,我們才明白這是事實不是夢。我家那份薄田面積四分許,位於水尾人家廢棄的茭白筍田,地勢低漥排水不良。不論是乾旱或水災,我們永遠都是受難者。家母曾為此田而埋怨連連,奈何事已底定埋怨又有何用呢。

 

這份經常淹水之田地,每逢灌溉水缺旱時期,上游田家早已將水源截走,眼看著插秧在即無水可供灌溉,我們只有乾瞪眼的份兒。雨季來臨之時,四處淹水汪洋瀰漫。上游農戶的田水齊往下灌,於是我們的水田,又成了游泳池水似的,水鄉澤國汪汪的一片,積水數尺無法排洩。家父好幾次想要放棄它,但在母親堅持之下,終於保住它直到變成建地為止。

 

  那時候抽水馬達尚未廣用,乾旱只有用水車抽取溝水灌溉。故爾當時之鄉下,田頭處處可見到水車之蹤影。我們農用之水車,它是用木板組合而成的戽水工具。通常架設在田頭水源處,車身似蜈蚣斜斜放入水溝中。水車頭裝有人踩踏的木樁踏板,兩人一組協力踩踏將溝水抽上田中。車頭架設雙十木樁,那是供踩水人當扶手之用。

 

  農用水車長期的浸泡在水中,引水槽又是溝水必經之路,故其材料一定要使用耐水浸泡的木材。一部水車壽命甚長,所以造價難免貴些。通常,經濟良好的農家獨資購買一部,經濟差者則以數家合購一部。更差而無力購買者,只好賣力替人家踩水,然後自中分些水來潤田,我家便是屬於最後者,所以我常為此而出公差,四處去幫人踩水車換水灌溉田地。

 

  練習踩水車需要天份與膽量,膽子不大體力不足者,常常踩至半途便氣喘無力為繼。恆常見到有人踏上踩樁之後,腳與心無法一致,沒踩幾步就落馬無法工作。我家田事多半是我與母親承擔,所以,我們必須學會踩水車。至於父親就是那種反應不佳者,在一次的落馬之後,打死他也不再踩水車了。二弟與三弟雖讀農校,但他們對農事沒興趣。只有五弟人小鬼大,所以,他很快的便學會踩水車。

 

那時候五弟是家中天驕,想要啥就有啥,而且脾氣也頂拗。自幼喜歡裸體東奔西跑,天一亮就頑皮無法制止。因他小時曾生病發燒過度,故於說話時有點大舌頭。不過長大之後,他卻一躍成為家中之健談者。家中大小對五弟都得忍讓三分,鄰居們對他也不錯。他的反應極佳動作敏捷,因此而獲得「老鼠」的綽號。每回我與母親在踩水車,怕五弟單獨在家惹禍,因此常把他帶在身邊照顧。

 

他在一旁觀看一邊練習,沒多久就學會了踩水車之技巧。每次帶他去踩水車時,如不讓他踩些時候,他就會當場哇哇大鬧。然而,他常裸體不穿衣服,踩著水車小鳥晃動不已。這種情形他早已習慣沒事,可是旁人偏要捉弄他。他說話本就不太流利,被耍心急自然火大沖天。那時他才五歲多,一些比他大的孩子,常被他揍得趴地求饒。

 

農家小孩打架大人不管,被揍只好奮力反擊,自己盡量討回公道。可是老五的動作又快又狠,對手反撲無效後便夾著尾巴落跑,從此再也不敢嘲笑五弟了。往事歷歷如繪,不時的會出現在我腦海。今天南下路過農村,見到有人還在踩水車。此情此景難得一見,不禁停歩路旁仔細欣賞。觸情生景,它讓我想起踩水車之往事。返家之後隨即動筆留下此文,PO上來與大家一起分享。自己亦可重溫舊夢,一石二鳥,實在太有意義啦。 【完】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古早之踩水車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慕松 的頭像
    慕松

    北北草堂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