伯公廟-樹下.jpg

伯公廟1-郊野.jpg

伯公廟2-村子.jpg

伯公廟3-都會.jpg

伯公廟4-山洞.jpg

照片-鄉下的伯公壇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          『伯公壇的往事』

 

  故鄉是座小小的山村,地處僻壤,村人不多,對外只靠一條緣山公路與城鎮聯繫。居民壯丁大都往外展,只留下老弱婦孺守在自家。樸實的村民如似井底之蛙,許多空穴來風之傳說,他們不但深信不疑,而且還會口口相傳,成為一種通俗傳奇故事,精彩無比且代代流傳不歇。故鄉除了樹、石、神、鬼被留下傳說之外,蛇鼠狗雞傳說也有不少,隨地抓起就有一大把,說不勝說,聽不勝聽。

 

  山村伯公壇下是村人聚聊之地,偌多之蜚長流短,是是非非,絕大多數是從這裡流傳出去的。伯公壇之面積不大,只有一座五尺寬大人高度之小廟屋。廟屋背後由許多大石頭疊砌而成的座台,圍攏成為坐拱形狀,緊緊的與廟屋連結一起。為了鞏固地基,圍著石台旁邊,栽植著許多櫟樹以便保護廟屋。這種樹的真正用途我們不清楚,但它的樹蔭廣大呈傘狀,底下可以容納多人在此乘涼。

 

  夏天艷陽高照暑氣濃濃之中午,居住在伯公壇附近的大人小孩,大家都會到此午休小憩。聚夥泡茶聊天,象棋捉對廝殺一番,或者在樹下小睡一回,醒來精神舒暢不已。櫟樹每年春末開花,直到九月花落方休。我們經常摘花编花環花冠,玩起結婚的家家酒遊戲。那年暑假的氣候特別乾燥,平日水漾漾的河壩乾枯見底。溪底的石頭曝露在太陽底下,一顆顆都被炙熱的陽光曬得滾燙發白。

 

  打著赤腳踩上溪石,耳邉彷彿可聽到「滋滋」的燙肉聲音。長度僅僅五、六十尺的過溪石跳路,孩童經過之途中必須踩水降溫兩三次,這才有辦法渡過抵達彼岸。在這種的酷暑天候裡,伯公壇櫟樹底下蔭涼之處,就成為眾家大人與小孩子爭搶的避暑勝地。不論在石壇上小睡一回,或是在樹下玩捉迷藏,那種享受萬金不換。而大人小孩為爭空位引來之爭執,吵吵鬧鬧,整個夏天裡從未間斷過。

 

  暑假的某個返校日,學生到學校去點名應卯僅只逗留半天。回到家裡剛吃完午餐,碗筷一放便匆匆趕到伯公廟前搶空位。豈知上屋的林家兩兄弟,早已先到且覇住整個的石壇。為防範他人前來爭擠位置,他們故意「大」字橫臥使他人無法插足其中。接下來村中長老陸續到達,瞧見兩兄弟之蠻橫霸位,遂有人開口嘿聲驅逐。兩兄弟見來人之喝聲宏亮兇狠,迅速翻身謄讓出大部份的空位。

 

  時間約模一點出頭,善於說故事的新金伯,手握著招牌芭蕉扇輕搖,瀟灑的出現在伯公廟壇前。熟友紛紛謄位讓坐,以便他坐下開講故事。但見他稍做揖讓之後,遂大馬金刀的坐在空位上。接著有人倒茶奉上,他悠哉的接過手抿杯喝一小口潤嘴,然後清清喉嚨,傳奇故事便源源不斷的自其口中流洩出來。今天講述的是孫臏與龐涓師兄弟鬩牆的故事,這則故是我首次聽聞,所以特別用心聆聽。

 

  山村無消遣,聽故事就是重要消遣之一。每回新金伯說過的故事,我都會將它深記於腦海。每與同伴一起,這些就成為我的表現素材。有時候我會將新金伯的故事加以改編,同伴們還以為是我的創作呢。我在山村居留時間不長,上初中之後就北上就讀。不久,我家在江子翠買份水田,於是舉家北遷再也沒回山村,待至小姑過世回去送殯。禮畢之後前去伯公壇探望,石壇青苔滿佈景色大變矣! 【完】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