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蛙-001.jpg

雨蛙-002.jpg

雨蛙-003.jpg

雨蛙-004.jpg

雨蛙-005.jpg

雨蛙-006.jpg

照片-常見之雨蛙-[網摘]。

 

 

          『綠色的雨蛙』

 

  天空籠罩著濃濃的烏雲,在炎熱夏季裡,這景象正意味著將會有大雨降臨。幫忙家人收拾曝曬稻穀之際,耳邊傳來陣陣尖銳的蛙鳴聲音。「咭...咭...咭...咭...」聲聲尖銳刺耳,連續叫鳴半天一點也不疲累。俄頃微風吹起,鼻端已有水氣之感覺。果不其然,天空已經飄起雨點,從滴答到淅瀝至嘩啦,越下越大,蛙鳴更是起勁。此蛙我們稱它為「竹筴蛏」,「蛏」字唸「稱」,客語唸「怪」,青蛙是也。

 

  「竹夾蛏」渾身翠綠滑膩,它是雨蛙的一種。肚皮黃白,一條金線將它與背部之綠色隔開。因為它的體液深苦,連雞鴨都不想吃它。由於它的腳趾上,附有濕潤的吸盤,故爾攀爬技術極為高鳴。再高的竹枝尾端,它都能夠高爬自如,風吹竹身晃動他也不會墜落。或許因為它有這門子功夫,所以,想要抓它並不容易。它們吃蒼蠅、飛蛾、螞蚱、蟋蟀和其它小青蛙。食物簡單,還是屬於益蟲族群呢。

 

  它們的體型流線苗條,雖然個體不大,但是叫聲卻十分宏亮。這得歸功於它們具有一個鼓出來的鳴囊。由於牠們常在雨前雨後鳴叫,所以才被鄉下人稱為雨蛏雨蛙。它對水氣特別敏感,在夏天午後雷陣雨之前後,雄蛙經常出現在竹幹上耍寶,一會兒爬上一會兒往下滑。目的是要引起附近母蛙之注意。它們都是天生的音樂家。經常會聚群竹上高聲鳴唱互別苗頭。

 

  雨蛙之鳴叫似乎有其綠由,通常是由少數幾隻帶頭先鳴,其他的蛙群再跟著唱和。它們的鳴叫聲隨風飄動,起起伏伏韻律分明。雄蛙音域狹窄,故爾鳴聲高亢尖銳。母蛙則因其音域廣闊,所以鳴聲低沉遠傳。至於子蛙音為聲帶尙未成熟,鳴叫聲音時高時低非常古怪。它們的合唱聽起來,像似從竹林深處傳出來的吵鬧聲。但是仔細的聆聽個清楚,卻又像是一部渾然天成合唱樂章。

 

  綠色雨蛙性情溫順,白天躲在潮濕的地方休息。它們很愛雨中出來活動,春季和夏季的傍晚,它們便會興奮的開始鳴叫。在秋冬季節中,竹枝雨蛙很少出來活動。它們如何過冬從未見過,因此,我很想找個機會觀察一番。家鄉的竹枝雨蛙,它可生活在各種不同的環境中,最常見的是棲息在茂密竹林內。綠色的竹枝雨蛙也喜歡棲息在有水的環境中,濕度大溫度較低,就是它最喜歡居住的地方。

 

  在交配的季節裡,它們多會聚集到有水的地方求偶。竹枝雨蛙是聰明型蛙族,在非交配季節中,它們會盡量隱藏防止天敵吃它。可是一到交配期間,它們興奮的的叫聲常使自己曝露位置。聰明的天敵們,就會尋聲找上門來吃它。特別是在雨前雨後,經常是成片的雨蛙同時鳴叫,因此,在此期間是雨蛙天敵最忙碌的時刻。尋找配偶不容易,一旦被它找到對象,冒死也要完成他們傳宗接代之任務。

 

  從事農耕講究「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。」蛙群卻是相反,天色越晚蛙鼓越盛。從太陽下山開始,它們就忙碌的鳴叫歡唱。徹夜到天亮不眠不休,直到明天的太陽露臉,它們才願意收攤來。夜夜如斯,樂此不疲。蛙鳴陪我渡過幼稚的童年,它也陪我通過青澀年代。尤其是在農耕時代,每在忙碌工作之後,蛙鳴足以助我恢復疲勞。而那築之雨蛙苦苦之汁液,至今都還深深的鐫烙在我舌尖上呢。 【完】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