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車001-蒸汽火車.jpg

火車002-電聯火車.jpg

火車003-柴油火車.jpg

火車004-捷運列車.jpg

火車005-高鐵列車.jpg

火車006-貨物列車.jpg

照片-火車種種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          『火車的小故事』

 

  十八世紀蒸汽機的發明,替人類動力運用帶來一線曙光。而火車之發明,著實也帶動了動力工業之革命。火車的載運量大,它的出現不僅縮短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,同時它也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。因為父親在鐵路局上班之緣故,所以我的童年,乃至於今日,依然與火車難以斷緣。六歲北上松山依親,這是我與火車的初次接觸。當時因為好奇心重,經常向父親詢問一些與火車相關之問題。

 

   然而因為我的問題相當古怪,父親常被我煩的脾氣火爆。上了國小之後,某日我問父親:「爸!為何要稱它為火車?」父親回答說:「因為用煤燒火啟動水蒸氣之力推動火車,所以就稱它為火車囉。」回答非常切題,我滿意的接受下來。待至小學五年級,我對火車已有相當的接觸與認識。某日又以無厘頭之口吻詢問我父親:「為啥日本人稱火車為汽車?」

 

  此時的父親年紀成熟多了,他以沉著之口吻對我說:「因為水蒸氣之力量推動火車,所以就稱它為汽車咩。」中學時期我的思想逐漸成形,許多問題不再向老爸詢問。那階段我時常溜課,松山的市立圖書館成為我的避難所。誠如俗話說的「失之東隅,收之桑榆。」雖然我經常逃學,卻在圖書館裡養成了閱讀習慣。於是我借閱許多與火車相關書籍。終於讓我對火車的龍去脈有了更深入之瞭解。

 

  我知道火車是十八世紀,工業革命後之產品。它可車廂串連多節,載納數百旅客或載運數千噸位之貨物。每小時可以上百公里的速度行駛於軌道上,為旅客之上下,故爾必須經常停靠車站。而火車站就是都市發展重要一環,故爾衍生出許多的火車站文化。而這些火車站文化,一地一站一特色,千變萬化十分吸睛。各火車站的名品土產甚至小吃,在在吸引著旅客之視覺嗅覺與味覺。

 

  高中的三年裡,是我人生天天與火車接觸的時期。每天早晨從板橋搭縱貫線火車到萬華,然後再搭小火車到大坪林下車。板橋與萬華之間僅僅一站,時間十幾分鐘罷了,因此之間風景或其他乏善可陳。可是從萬華到大坪林停站多些,但因站小上下人不多,所以也沒奇特之處可言。不過,在火車內學生來自許多學校,笑鬧一堂和樂融融。當然打架尋仇之事免不了,愛情喜劇當然也從未間斷過。

 

  縱貫線火車我喜歡,尤其是在空閒時間裡,我喜歡搭乘慢車悠然閒逛。慢車站站停車,站站之火車文化各有千秋。搭車一不小心睡著了,車站小販的叫賣聲音就是您的鬧鐘。耳裡傳來有何特產,您很快就可知道此站是何地啦。苗栗出產柿乾,車站叫賣的卻是便當。新竹出產米粉,可是車站小販卻叫買新竹碰粉者居多。只要坐過幾趟慢車,對於各站之特點您就可耳熟能詳了。 

 

  台灣鐵路自光復之後,數十年間無論車廂或新列車之引進,面面樣樣突飛猛晉。而高鐵與捷運之加入,於是台灣的鐵路文化又發展出另樣的風貌。從前搭火車自基隆到台北,再從台北到苗栗,這是我出社會之後常坐的路線。待至當兵服役期間,我的火車搭乘版圖擴充到縱貫線與各主要支線。縱貫線則自基隆至高雄,處處留痕充滿著羅曼蒂克。唯一缺點很少搭過宜蘭至蘇澳的路線。

 

  原打算退休之後,找機會帶老妻一起搭乘火車環島,但是因為體力與毅力逐漸衰退,所以,這張支票不知道何時方可兌現台灣鐵路生態,這卅年內變化最大。一連串的革新與變化,對於台灣全島鐵路交通貢獻不少。然而高鐵與捷運之出現,競爭壓力增加之後,昔日之霸權威風頓時冰消瓦解。之間台鐵雖然曾有數度想要重新振作,奈何年高德劭積習難返,只有眼睜睜的看它逐步沒落下去啦。 【完】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