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河豚1.jpg

刺河豚2.jpg

刺河豚3.jpg

刺河豚4.jpg

刺河豚5.jpg

刺河豚6.jpg

照片-刺河豚與料理-[網摘]。

 

 

『釣客與刺河豚』

 

  閒暇之時享受臨水垂釣之樂趣,對於無聊貧乏的日子渡過容易。然而,垂釣之際遇上討厭的魚類攪局,再大樂趣立即煙消雲散。經常海釣之朋友,遇上刺河豚索餌上鈎,相信他的釣魚之樂必然大打折扣。刺河豚就是漁民常說的「刺圭」,它具有兩根如鋼剪的門牙,任何尖應之物被它咬過,立即粉碎變成細塊。通常,在海域裏只要有它的蹤跡出現,水域裏的大小魚兒都會嚇得立即竄逃。

 

精通於海釣之釣家癖客,一見魚餌入水久久無魚上鉤,或者看見附近出現魚肉碎片,他便知道水中必有河豚攪局。聰者隨即捲線換位另起爐灶,絕對不會戀棧原地苦釣自討沒趣。刺河豚之不受歡迎,可能是它生氣或離水之時,渾身膨脹鼓起的銳利刺尖令人討厭。至於一般河豚令人畏懼原因,則是它身上的器官帶有劇毒。人類不小心誤觸或誤吃,因而喪命之消息時有所聞。是故,每每有人提及它們,總會讓人有著畏懼與不舒服之感覺。

 

話雖如此,世上喜歡河豚美味之饕客,抱有「拼死吃河豚」之觀念者不在少數。儘管因吃河豚中毒死亡人數逐年攀升,賣命樂吃者依然前仆後繼未見退縮。根據資料之顯示:台灣海域之河豚族群有卅餘種,而經常出現在人類附近者十八種。在這十八種裡面,身帶毒素者有十一種之多。河豚所帶之毒屬於神經毒素,誤食輕微中毒者,嘔吐翻胃,舌頭麻痺。中毒嚴重者,血壓迅速下降,呼吸困難,乃至氣絕身亡。河豚之毒非常凶惡,料理人若無執照是不准處理或烹煮它的。

 

台灣海域常見之刺河豚無毒,可是處理它必須拔除身上之銳利尖刺,工作麻煩且容易傷手,故爾尋常漁家或料理店內之廚師不愛碰它。向來親水的阿美族群,他們喜歡吃刺河豚料理。儘管處理之時很需要花費時間,但他們具有耐心與之周旋。在阿美族人的眼中,刺河豚是上天賜予之美味。因此每次出海捕魚之時,漁網撈上刺河豚,他們都捨不得將它丟棄。他們這種愛物惜物之傳統習慣,實在值得我們平地人多多向他們學習。

 

我有一位阿美族朋友布烏浪,此人善於料理刺河豚。他的二妹米阿娜,更是此道高手中之高手。兄妹倆的刺河豚莎希米與紅燒,或者焗烤、在在讓人百吃不厭。芹菜涼拌刺河豚皮,更是讓我吃得欲罷不能。有次我去台東探望他們,當晚之刺河豚全席,讓我念念難忘至今。那晚之刺河豚酥炸,芹菜辣炒刺河豚皮,讓我一吃再吃還想再吃。要不是布烏浪勸我停筷,我還真捨不得離開餐桌哩。

 

最後上來一道河豚肉片蛋花粥,仿造廣東鮑魚粥之熬煮方式,肉爛粥糜滋味鮮甜芳香。光我一人就吃完半鍋之多。我的腸胃本就不佳,貪吃結果害得我徹夜腹痛不已。翌日大早去熟識的診所注射,腹痛才獲得充分之紓解。翌年米阿娜結婚,我再度前去探望他們,餐桌上依然有刺河豚肉片蛋花粥一大鍋。因為有著上回之痛苦經驗,再也不敢狂吃不顧形象啦。印象中我好像只吃一大碗公,之後便不敢再造次啦。 【完】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9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