蚵仔煎-001.jpg

蚵仔煎002.jpg

蚵仔煎-003.jpg

蚵仔煎-004.jpg

蚵仔煎-005.jpg

照片-蚵仔煎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 

『聞香蚵仔煎小店』

 

  他的看板上寫著「聞香蚵仔煎」,這塊招牌經過長期的風吹雨淋,將那個「聞」字沖刷得像個「阿」字,許多小朋友看到它都稱做「阿香蚵仔煎」。誤打誤撞的結果,偏名反比正名還來得響亮!甚至有人還以為,這家店就叫「阿香蚵仔煎」咧。曾經有人向老闆建議,換個新看板新氣象。可是老闆說,他們已經忙不過來了,哪還有時間去管那招牌之事啦。

 

  「蚵仔煎」是台灣的民間小吃,在從前物質缺乏,生活不太富裕的年代裏,吃蚵仔煎可是民間一種至高的享受。各位可別看他煎做方法簡單,可是真煎起來拿捏不對訣竅,儘管是同樣材料同樣動作,煎出來的成品可就各異其趣囉!巷子口那家「聞香蚵仔煎」,小小攤子一座,設備雖然簡陋,顧客卻是川流不息。他們的爐灶是用一個大加崙桶切割而成的,上頭罩著一塊廿三吋大的平面厚鐵板。

 

店主人夫婦倆與一個孩子,每天下午四點準時開火熱鍋,一人負責爐火與打雜,一人主持廚房煎炒工作,小孩則客串跑堂忙進忙岀。從第一份煎起至午夜十二點打烊,一家三口都忙得雙手幾乎要打結。尤其看到他太太挺著大肚子在幫忙,一股同情之心油然而生。年景不好工作難找,再苦還得撐著,如此家庭才有後望。看到孩子邊幫忙邊寫功課,還真讓人看了有點於心不忍咧。

 

  「聞香蚵仔煎」主人姓陳,雲林海口人。因為他從小到大都與海產接觸,所以對蚵仔原料的要求特別嚴格。他曾對我說:「為使蚵仔能夠保住鮮甜,使用的材料絕不泡水。在使用之前的洗滌力求快速,因為蚵仔吸入淡水之後,它的鮮甜度逐漸流失,這種蚵仔煎後吃起來口感極差。」仔細咀嚼他的話頭,發現他的作品滋味,還真的是與眾不同哩。

 

  他打芡水用的蕃薯粉,在品質上的要求很挑。他專選竹山產之紅肉蕃薯,委託一家有名的製粉廠,代為生產成蕃薯粉。他說這種蕃薯粉打出之芡水,品質無法以其他之物替代。而蕃薯粉與太白粉和水,絕對保持1:1:1的黃金比例。這種黃金組合煎出來的蚵仔煎,軟硬適度,口感最棒!這個攤子面臨三條街的三角窗地帶,位置顯著面對路衝,故其租金比較便宜。

 

從前很多小吃攤在此開業,但都不久便關門大吉。可是「聞香」在此,開業已有數年而打破紀錄。每天下班路過攤子,我都會停步排隊,買盒回家給孫子過過吃癮。他們的生意好得特別,外帶的排隊經常是長龍銜接。一客又一客的應接不暇,夫婦孩子都忙得汗流浹背,連個擦汗時間都覺得奢侈。前鍋剛剛岀清,太太迅速清理鍋面,然後再將沙拉油倒上,用塊薄鐵片撥勻於鍋面上。丈夫從旁舀起一大杓芡水,輕輕的往鍋面倒去,隨手熟練的將蚵仔與韮菜、或小白菜或茼蒿、往芡皮上一一擺好。

 

  緊接著,他用鏟刀把鍋面之芡皮與填料分割成九份。蔬菜放少了,再回手將小白菜或茼蒿往蚵仔上撒勻。打蛋覆上,馬上翻面。鍋面的鐵板燒得透熱,鍋剷運使飛快,翻來覆去兩三次,然後將成品鏟入盒子或盤子內,澆上獨門調製的醬汁,趁熱端給客人,秩序一氣呵成姿勢美妙極了。有時候男人動作來不及,太太立即接過成品雙手端給客人,現吃外帶一點都不含糊。

 

  「聞香蚵仔煎」的醬料堅持保住鮮度,當天調好當天用,絕不留置過夜第二天再用。除鮮度之外,調拌細節一點也不敢馬虎。他家醬料之味道獨具一格,走遍附近之蚵仔煎攤,無一家之醬料可與匹比,這就難怪他的攤前老是排滿長龍了。「人怕有名豬怕肥」,他們的生意超好卻招來意外。地主以提高租金為由,硬將這多年合作的老厝脚趕走,改由他的表親使用,在空地上經營相同業務。這位新人很有一番雄心,奈何技術趕不上雄心,加上做不出成績而洩氣。結果客人越來越少,最後只有走上關門一途。

 

就在「聞香」經營期間裏,這位新人數度假扮客人前來試吃。他的目的想偷學醬料之拌合技巧,主人也熱心的傳授給他。然而「同款不同師父」,新攤以為掌握到醬料就可留住食客,豈知他的想法大錯特錯。因為他的選料馬虎,喜歡殺價,最後弄得供應者只好以低劣材料交貨。新攤生意一落千丈,賠了夫人又折兵。地主更是倒楣,半年多之租金分文未收之外,還幫這位親戚墊了不少材料費用,計算下來他的損失不小。而他的唯一收穫,就是親戚留下來的,一套中古不堪使用的生財設備罷了。   【完】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