胭脂鵝-00.jpg

胭脂鵝肉-01.jpg

胭脂鵝掌-02.jpg

胭脂鵝肝-03.jpg

胭脂鵝.jpg

照片-胭脂鵝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 

『胭脂鵝賞味筆記』

 

  鵝肉的肉質雖然有點粗硬,但是它的滋味讓我念念不忘。在那艱辛歲月的記憶裏,想吃一小塊鵝肉都須有口福才吃得到。江子翠黃姓人家有三個媳婦,一個是福州媳婦一個蘇州媳婦,另外最小的媳婦是在地姑娘。外來媳婦的廚藝都很不錯,每每節日輪值必有佳作上桌。福州媳婦善做燕餃與紅糟鰻魚,蘇州媳婦一手上海菜令人驚艷。尤其是她做的胭脂鵝,遠近馳名爭相品嚐回味不已。

 

  蘇州媳婦還會烹燒「紅樓饌飲」,她家傳的一本「紅樓饌飲大全」,全部都被她背得滾瓜爛熟,而且還仿治得七、八分火候。黃家媳婦妯娌和諧,經常爲了切磋廚藝而大擺筵席。忝為隔壁鄰居的我,以及諸多厝頭巷尾的熟人,時常受邀出席她們廚藝的品評聚會。由於她們的廚藝實在了得,吃過一次之後常讓人吮指回味念念不忘。因此凡是受邀者莫不引頸盼望,下次的比藝筵席快快來臨。

 

  黃家媳婦廚藝比評機會不多,不過只要參加一次就夠讓你懷念難忘。他家的蘇州媳婦不但會煮還會說,每次參加比評之時,聽她用吳儂軟語解說料理內容,以及烹飪之工序做法,簡直就是一種無上之享受。我最喜歡吃她拿手製作的胭脂鵝,她說這道料理出自「紅樓譔飲大全」,經過一番揣摩試做得來的功夫。這道食物製作過程簡單,但是要做得人人都說好吃並不簡單。

 

  胭脂鵝是蘇州的名菜,當地的醃鵝技術淵源流長。據說這門醃鵝技術,再蘇州已有千年以上之歷史。因此古早就留下一套醃製鵝肉的SOP,不論哪家醃製出來的胭脂鵝,色香味幾乎大同小異,唯一的差別僅只經驗罷了。事實上,醃鵝肉的滋味見仁見智,合不合他人之口感,這才是最重要的前提。黃家的蘇州媳婦毫不藏私,任何人向她請教從不拒絕。

 

儘管她已合盤託出教授於人,可惜能學成功者並不多見。探究原因是學者多半不願多做多試,空有理論當然無法學的個中三昧囉。我對料理技術非常喜歡學習,所以,我也向她學習胭脂鵝的醃製方法。雖然我未曾實際做過,可是它的製作過程印象十分清晰深刻。她所傳授之胭脂鵝做法是這樣的:全鵝整隻宰殺洗淨之後,利用鹽巴和米酒或紹興酒塗抹鵝體。將鵝體內塞入青蔥薑片,然後以一碗酒一碗水之比例入鍋,再將鵝體放入蒸籠隔水熱蒸至鵝體七分熟。

 

  將七分熟之鵝體放冷卻之後再翻面蒸之,直到整隻鵝體完全熟透,再出籠冷卻之後即成為胭脂鵝矣。胭脂鵝剁開切成薄片,肉色櫻紅神似胭脂,故爾將之稱為「胭脂鵝」。胭脂鵝肉入口甘潤芳香,一吃再吃絕不厭倦。黃家每有胭脂鵝上桌,瞬間立即被家人吃個精光。鄰居朋友吃過她做的胭脂鵝,無不讚譽交佳齊聲說好。記得我初次吃到之時,有著此物只應天上有之感覺呢。

 

  自從學到她的胭脂鵝製作法之後,多次我想嚐試製作看看。無奈母親不喜歡養鵝,所以一直都沒機會施展此項手藝。之後舉家北遷落腳於江子翠,見到鄰居飼養一大群的灰鵝,於是胭脂鵝之形象又浮現在我眼前。回想胭脂鵝的滋味,不知不覺口水流滿嘴腔而不自知。某次返鄉前去探望黃家,人去樓空不見蹤影。問過鄰居方知黃家人早已移民國外,離去之後從未再見其人返鄉,就連他們這家人落腳何處都不清楚咧。 【完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