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-傳統補冬食物-[網摘]。
『那年補冬日的小插曲』
當我提筆準備寫篇「補冬」應景文章之時,那年發生的補冬小插曲,突然又出現在我的腦海裡盤旋著。記得那年的補冬前一日,大霧籠罩著山村的道路。我獨自一人,揹著書包往學校走,途中遇到了村人叫他「憨坤仔」的傳奇人物。按照往常習慣,我先開口向他打招呼並寒喧幾句。我問他:「坤叔啊!明天你家有補冬嗎?」誰知當時我話還未說完,他已咧嘴開口吟詠著:
「歲月匆匆又一冬,明日補冬補嘴空。人生哪免顧三頓,何必天天走西東。」他那特有的閩南語七字調詠詩方式,在鄉村子裡早有名聲。這會兒詠唱起來,透過晨霧之傳送,字句格外的清晰鏗鏘,一路順暢無阻悠悠吟詠到底。聽入耳裡,比那行者流浪詩人之吟詠,更具有一番特殊的韻味。我看他的表現一如常人,真搞不懂,村人為何都說他是個傻蛋呢?
提到「補冬日」,不免又會讓我想起,童年時代死黨阿喜子,在那年補冬日做出的糗事。在早年的艱困歲月裏,「補冬」在鄉下算是一樁盛事。斯時光復之初,台灣民生凋敝百廢待興。家家三頓過得辛苦,有錢人家每月兩次犒軍,吃香喝辣非常容易。可是窮家只有寄望於過年過節,這才有些油氣肥肉可以接觸。因此,補冬對他們而言,是老天特別給予的賞賜。
當時補冬的內容各異千秋,家況較好者,殺雞宰鴨燉藥補氣血極為平常。情況稍差者,至少還會有四神湯可以應景。我家每年補冬內容沒有固定,大都以豬腸燉四神或燉當歸為上等。有時狀況稍窘,則利用豬肉攤換得之豬肺或豬骨,燉些自己採收曬乾的中藥充數。不論家有何種補冬食物,我們家人都感恩笑納,不敢對它有所輕視。這年的的補冬日,正逢秋颱作祟家中稻作歉收。母親認為補冬延後再說,我等聽到消息心情鬱卒鎮日,做起事來總覺得十分不順。
好不容易找到一個打工機會,偏偏老闆又說補冬過後才上工。於是一個充滿希望的日子,硬被老闆的這一更改,我們的補冬美夢又被擊碎啦。第二天的上學途中,我問死黨阿喜子,他家今年的補冬會有啥子好料可吃?他悶悶不樂的對我說,他家的計程車進行大修,所以父母決定延一星期後補辦。傷心人遇傷心人,兩人只好在心中,互相為對方打氣之外還能做啥麼呢?
下午二人在回家路上,一路默默無語踢著小石子出氣。走著走著,約模走至半途,阿喜子的雙眼突然露出精光。他愉快的對我說,他一定會設法讓家裡照常進行補冬過節。我問他有何方法?他卻故作神秘的說:「我不告訴你!」說完拍拍屁股揚長而去。補冬日早上,我特地去接他一起上學。當他走出家們,我瞧見他的小腿肚上,佈滿著桂竹絲抽過的傷痕。見他走路一拐一拐的,情況似乎相當嚴重。於是我問他為何會這樣?他吱唔了半天,這才憤憤的說出原委。
原來他為了讓家中的補冬節日照常進行,竟然異想天開,捉住一隻家中飼養肥大的紅面鴨,浸泡入水中將牠淹死。這下子的下場如何?他的小腿肚已明白的告訴我矣。阿喜子平常聰明過人,能想出這招方法讓我佩服不已。可惜我家沒有養鴨,否則我也可能來上這招哩。他認為趕窮逼覺的做法,母親必會用那隻死鴨子燉補給家人吃。當他自以為得計之時,卻沒想到鬼計會被拆穿。
這下惹毛了他那小氣出名的母親,盛怒之餘,招來了一頓毒打而傷痕累累。他一臉嚴肅的口氣,將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和盤托出。害得我聽完了它的故事,情不自禁的在一旁捧腹大笑到不行,還差點就把我的肚皮給笑破啦。當天吃晚飯時間,阿喜子在我家後門喊我。我以為他又出事了,匆匆趕到後頭去見他。此時,他自背後拿出一個芋葉包給我。
那個芋葉包我接過手打開一看,裡面有支鴨頭和一雙鴨腳和兩塊鴨肉。他喏喏的開口對我說:「這些是要給你補冬的。」個性一向好強的我,聽了他的話感動不已。情不自禁上前抱住他,眼淚也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。現今我等都已登上耄耋之年,每每想及此事,心中猶有一股強烈的溫暖感覺呢! 【完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