豆腐羹與做法

豆腐羹2

豆腐羹3  

照片-豆腐羹與做法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 

『金瓜嬸與豆腐羹』

 

英雄好人皆短壽,禍害千年依舊在。人間許多不幸與無奈,乃是天生註定乎?金瓜叔是村子裏的英雄人物,拳腳俐落人又心善,曾經路見不平,一人對付數十漢子而名震江湖。當年的中央市場許多菜蟲欺負菜農,只要讓他遇上絕不輕饒。當年鄉下的環境衛生極差,霍亂天花橫行於農村。這年河對岸的小鎮流行瘟疫,大家退避三舍唯恐閃避不及,只有金瓜叔夫婦穿梭其中,推衣解食盡力協助。

 

這回瘟疫期間他們是對岸與村人的精神支柱,瘟疫遠離之後,金瓜叔順理成章的膺選為村長。可惜好人不長命,瘟疫過後第二年泛洪日,洪水沖垮了堤防也帶走了金瓜叔。豪雨停腳溪水消退,金瓜叔的屍體出現在黑柴橋畔的排水溝中。洪水將他帶走生命之外,並還將他弄得體無完膚。他的逝世,留下金瓜嬸和三個嗷嗷待哺的稚子。在她處理完金瓜叔的喪事之後,立即收拾起悲哀,勇敢的走向明天。

 

她們一家人過著困頓的日子,為了生計容不得悲哀竟日。她到環河路的二手貨攤,買回一套賣熱食的生財設備。瓢、盆、鍋、碗、盤碟、笟籬、一應俱全。長子不知母親要這些東西做啥麼?只有默默跟著母親前進。三天後她來找我,希望能夠幫她寫塊招牌。我的字還算工整,加上年輕愛現,半小時不到我以幫她寫好招牌。仔細端詳字體,雖無龍飛鳳舞之筆法,但也可以觀瞧。

 

這塊招牌只寫「豆腐羹」三個巨大字體,白底紅字非常醒目。開幕當天舉辦兩個小時免費試吃,十一點鐘開始正式營業。母親與我在廚房幫忙,她與金瓜嬸負責外檯。我與金瓜嬸的兒子坤章用薄鐵片,將一盤盤之豆腐切成細條備用。此外,我們還將剝好之洋蔥切丁,並將青江白菜與筍子切成細絲。調味料有柴魚片、金勾蝦米、鹽糖味精、以及五香粉、胡椒粉、黑醋、醬油、辣椒醬、樣樣不缺。

 

  金瓜嬸利用深鍋爆香蝦米和蔥丁,加入熬煮一天的高湯,沸滾之後將佐料依序放入。她一面用長杓攪動鍋內湯料,一面試著甜鹹覺得沒問題,這才將鍋火降低保持沸滾。吉時一到豆腐入鍋稍加勾芡,濃稠恰到好處開始進行試吃。門外試吃者早已大排長龍,但聞廚房傳出湯杓敲聲,試吃於是焉開始。人多應付諸事迅速,但是站立了老半天,我與坤章的雙腿站得鐵硬酸麻。

 

母親與金瓜嬸忙著裝碗送吃,大家忙碌得天昏地暗。只見試吃者一個接一個連續不斷,大夥忙得幾乎累翻。不過試吃者個個笑顏逐開,滿意神情溢於言表。十一點整鞭鞭炮聲響起,第一批試吃終止。休息十分鐘不到,第二波試吃開始,大夥兒又投入忙碌之中了。一小時經過,第二鍋的豆腐羹已經見底。幸好試吃時間中止,隊伍人潮哄然而散。

 

從此之後金瓜嬸的豆腐羹打響名號,遠近食客雲集,生意欣欣向榮,直到她七十高齡猶掌杓不輟。回憶在那段艱困的歲月裏,家家幾乎都是貧窮困厄。因此,吃碗豆腐羹可算是一種奢侈的享受。初期的經營期間,我們很關心金瓜嬸的生意。我經常會去廟口巡梭,留連在金瓜嬸的攤位附近,假裝坐在榕樹下乘涼,其實,我的雙眼餘光,仍不時的偷瞄著,客人在吃金瓜嬸的豆腐羹情景。 2014-06-25修稿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豆腐羹與做法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