照片-河壩流水-[網摘]。
照片-溪中抓魚-[網摘]。
照片-溪中之魚獲-[網摘]。
『西片河壩抓魚記』
故鄉的西片河壩,留有許多我的童年夢。童年之夢如詩如畫,其中還夾雜著響徹雲霄的聒噪。及長成年投入社會至老退休,童年雖已經不再,但其夢境印象依舊如新。這會兒孫子們放暑假,大人又逢週休,一大早老五的休旅車已叭叭叭的催個不停。人老記憶差,先前承諾兒孫回故鄉一遊之約,差點就給忘記了。匆匆打點之後,我們兩家共有七人,預備回山城好好度個週末,順道帶兒孫們去體驗我的童年。
我們去後龍溪畔打水獵,也是這此的重要行程之一。休旅車駛抵家門,各自拎著行李找自己房間。往日房間都由我來分配,為讓孩童早點懂得自立,這次就交由他們自己去選擇。這些年自從老人家相繼歸天後,這是第一次回來總有點心虛的感覺。老屋依舊人事已成黃花,房間問題解決,稍稍休息一會,大夥兒已將沙耙畚箕,以及一干需要之水獵工具用品,一絲不漏的都已準備妥當。
於是大夥在小鬼們,一聲清脆的「Let’s Go!」叫喊聲中出發,殺向後龍溪所屬的西片河壩。出征隊伍浩浩蕩蕩,沿途老五滔滔不絕的在述說著他的童年。天花亂墜,胡說一通。一會兒他彎腰蹲身,在路旁抽支酢漿草心,塞入口中咀嚼汲吸它的酸味。一會兒,他又頑皮的用腳跺地,將那躲藏的青蛙或蝗蟲嚇得四下竄逃。由於他述說的題材新鮮,內容生動,小蘿蔔頭個個聽得心花怒放。
其實,當中他灌水不少,但在孩子面前我不好意思抽他的後腿罷了。路行不久,大家已來到了河壩。久違的後龍溪床,一切好像都已改觀。壯闊的漁場,如今水流涓細,處處變成鵝卵石纍纍堆疊的荒地。昔日蕩蕩長長之溪流已經改道,寬敞的流區現已消失無蹤。我努力的在溪中試抓很久,才只抓到小魚三數條而已。我問大表哥這些魚兒都去哪裡了?大表哥說:「自從工業區始用之後,廢水全都排入溪中,結果將魚族趕往別地去了。」
為了一圓孫兒們的夢,我要求表哥帶我們盡力去尋找水獵場地。因此,我們一行人在鵝卵石上踏行,炙熱的太陽將鵝卵石曬得滾燙。年紀最小的孫女兒,腳底被石頭燙得哇哇大叫,我只好背著她跟在後頭慢慢行走。走呀走的,走了老半天,這才發現一小片可以抓魚的地方。我與大表哥立即展開挖排水溝行動,目的是要引導水源斷處之水,能夠注入排水溝流走,好讓漁獵區的積水排除乾淨。
表弟帶領孩子們堆疊石頭切斷水源,這種工作沒挖排水溝費力,所以,大部分工程都由表弟主持,孫兒們只是陪伴一旁玩水嬉鬧罷了。分工合作進展迅速,半小時不到各路水源已經阻斷,漁獵區之水也慢慢的流盡乾枯。這時候,大表哥和大夥已展開抓漁行動。昔日每翻開一顆大石頭,底下之螃蟹魚蝦四竄爭逃。然而,今天我和大表哥翻過了數顆大石頭,卻只抓到了少數幾條蝦虎魚,以及幾隻體型不大的蝦子而已,收穫之少實在令人感到沮喪。
太陽越來越高,炎熱程度達到孫兒們忍受的極限。他們紛紛嚷較要回家,我們只好匆匆收兵,洗淨手腳之後打道回府。一路上孩子嚷嚷不休,我與表哥表弟卻沉默無語。回到家大姨見到收穫稀少,隨之開口打趣的對我們說:「想吃魚告訴我嘛,去市場買一買就有了!」婦道人家淺見,她們只知道三餐有米下鍋就可以,那裡知道外面世界已經起了大大的變化呢! 【完】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