麵粉食品麵粉食品2麵粉食品3麵粉食品4麵粉食品5  

照片-麵粉食品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 

『麵食在我家』

 

  俗話說:「南米北面,三餐一天。」人類真的有夠厲害,他的胃口五味兼容並蓄,可以容納各種食物。而食材之使用變化無窮,光是麵粉一項,它就可以弄出千百種花樣來。當兵期間我很幸運,跟著一位喜歡麵食的北佬班長。在他悉心調教之下,從包子饅頭到餃子麵條,還有許許多多的麵粉製作的零食,它們的做法我幾乎樣樣學全。

 

在偌多麵食之中,我最喜歡吃老班長手煎的麵粉餅。口感軟Q帶脆,薄薄的一層吃起來硬是夠味。回想當年我去金門報到之時,第一天就吃到他拿手的蔥煎麵粉餅。它讓我想起家鄉的麵粉粄,觸景生情讓我感動不已。其實,想利用油煎麵粉餅十分簡單,只需將麵粉加水打成麵漿糊,加入青蔥或九層塔攪拌均勻即可下鍋油煎。

 

其工序是待那煎鍋鍋熱之後,即可把麵漿糊倒入鍋中輪流翻煎,直到雙面焦黄即可離鍋上桌。這種麵粉餅出鍋香氣四溢,挾塊入口嚼勁十足。如果吃得奢侈些,加個蛋或加些蝦皮入內,攪拌後入平底鍋生煎,邊煎邊聞香氣就可填滿半個胃囊。而這種豪華吃法,往昔在家一年裏難得幾回。可是進入部隊之後,甚麼時候想吃就可立即熱鍋煎製,因為軍中之麵粉存量極多,隨時取用毫無問題。

 

  老班長對我說過:麵粉餅還有一種煎法,將麵粉加入少許之水弄成乾漿。入鍋煎時,必須不停的用鍋鏟壓餅讓它熟透。乾漿麵粉粄香Q兼具,口感較水漿來得Q韌許多。當然這種麵粉餅會較硬,故只適於齒健之年輕人食用。老人家沒有把握,最好吃水漿麵粉餅,以免逞硬而傷及牙齒。老班長調麵漿的比例,七分麵粉三分太白粉,邊調邊加入水,直到筷子撈起水水欲滴之時,這才可以打蛋入拌。

 

蛋汁麵粉完全融合,即可開火熱鍋。鍋熱之後,只見他熟練的倒入花生油,油熱再把麵漿倒入鍋中。吱吱聲響盈耳不絕,一再翻面熱煎直至雙面金黃起鍋。硬漿乾煎的麵粉餅必須趁熱吃,這樣才可吃出它的香脆彈牙之口感。不過,讓它冷卻後回軟,吃入口中之感覺又是另番風味。當年家中耕田只有四分許,每季之收穫根本不夠一家十口之食。

 

為了解決青黃不接之窘困,蕃薯和蕃薯粉、樹薯粉以及麵粉、自然就成為我們家的副食。如何將副食化為大眾化口味,無形中成為我與母親的責任。母子兩經常為此而煩惱,更常因此而徹夜難眠。經過多方思考,我們將蕃薯粉或樹薯粉,參和於麵粉中做成麵疙瘩,或者煎成麵餅上桌。世間萬事皆相同,常吃總有吃膩的時候。起初我家剛開始提供麵食之時,初嚐口感新鮮還會有人捧場,不久大家吃膩了,寧可吃蕃薯籤稀飯也不吃麵粉餅。

 

因是之故,我和母親只好將麵粉餅當作備胎副食,非萬不得已不再讓它上桌。有趣的是在諸多麵食之中,唯獨用麵粉和樹薯粉或太白粉煎成的麵粉餅,家人却都百吃不厭。原因何在?我和母親始終找不到答案。家中老三喜歡下廚,他的麵食技術都是我的傳授。不過它的頭腦機伶多變化,所以,他常會研發出一些麵食新品,藉以滿足家人之胃口。可惜他車禍意外喪生之後,我家麵食已不再受到青睞矣。 【完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麵粉食品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