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肚魚-001.jpg

大肚魚-002.jpg

大肚魚-003.jpg

大肚魚-004.jpg

大肚魚-005.jpg

大肚魚-006.jpg

照片-青鱂魚(大肚魚)與其親屬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          『它的名字是青鱂魚啦!』

 

  管它名稱是「青鱂魚」還是「大肚魚」,只要在水獵中有所收穫,我們都會將它送進廚房當菜餚。在那娛樂寥少的時代裡,每逢假日來臨,田邊水溝或是大窟水窪,全都是我們打水獵消磨時間的好地方。斯時鄉間的稻田裡或排水溝中,生活著一種名叫台灣青鱂(唸ㄔㄤ)」的小體型魚群。我們習慣稱呼它叫「大肚魚」,因為它們不論公母魚的腹肚都是圓大微凸嘛。

 

  遠在台灣還是在農耕的時代裡,它是一種極為強勢的水中族群。走到哪看到哪,只要是有水之處就有它的蹤跡。在那些年頭,青鱂魚雖然處處有天敵,但是它們的繁殖速度快得讓人吃驚。幾天不見,水域內已經佈滿它的族群。數量之多,可說到處眼見即有之程度。在水溝內或田頭水窪中,隨手一撈就是一大撮,想撈個一桶半桶的十分容易。漁獲數量多時,就連雞鴨都可享受一口呢。

 

  然而,「好花不常開,好景不常在。」因為它們的棲息之地,受到人類過度的開發,以及許多外來兇強魚種之生存競爭威脅,目前它們早已面臨消失絕種之可能。因是之故,在保育人士心目中,它是屬於極為稀有且珍貴之保育類魚種。許多民間之復育繁殖場,以其高超之復育技術,努力的為它繁衍後代。期待將這群台灣池沼中的原住民,能夠早日重現江湖,並能幫它們尋找到永遠的家園。

 

  根據生物老師之解說,我才知道台灣青鱂魚屬於台灣特有之亞種。此魚俗稱大肚魚魚目娘、稻禾魚。它們原本分佈於全國各地,但是近年來已經鮮少發現。人為之開發與工業污染是它的致命傷,現在野外少見,已然瀕臨於絕跡之境地。台北、宜蘭、新竹一帶偏僻之水裡,尚可找到極為少數的存活族群。台灣亞種之青鱂魚,喜歡生活於靜水之處。在緩流水域的表層,經常群聚生活一起優游自在。

 

  存活在台灣水域裡的青鱂魚,它是以水中之孑孓與其它昆蟲之幼蟲為主食。魚體外型修長流線,身色呈現略微透明之蒼綠色。背部平直腹部圓突,雙眼圓大咕碌靈活。魚嘴寬短上頜較下頜短些,身體與頭部被覆著大型圓鱗。其形體稍微小些,最大者體長絕不超過四公分。台灣青鱂魚是特有亞種,它與日本青鱂魚基因差異甚大。目前田野調查的結果,確信它已相當的稀少罕見。

 

  那年江子翠受到水泥叢林大舉入侵,所有農田菜圃一夕之間不見蹤影。早晨起床眼見房屋建築工人來來往往,耳朵聽到的盡是水泥攪拌器聲音。一二十個工程同時動工,建商想趕在禁建令下達之前,盡快的將所有工程結束。一方面可以拍照存證,一方面可從政府手中獲得更多的補償。這種行為不是正當,可是家家建商都是如法炮製。我家田地也被興建販售屋,舉家只好分散租屋居住。

 

  印象之中,當時排水溝都被填平當成建地。水溝填平之前,我們向建商商量,讓我們將水溝中的魚蝦捉光。就在那短短的數週之內,家家之漁獲量相當驚人。某日,我與兩個年紀較大的弟弟出發去水獵。在一個面積約模三四坪大的水窪內,我們撈捕到三四水桶大肚魚。當年我是個年紀廿歲出頭的小夥子,自那時起至目前耄耋年紀,從未再接觸過大肚魚,如今回想起來我對它們還蠻懷念哩! 【完】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