爆米花-001.jpg

爆米花-002.jpg

爆米花-003.jpg

爆米花-004.jpg

爆米花-005.jpg

爆米花-006.jpg

照片:爆米花工序摘錄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 

『爆米花憶往』

 

  五分埔鐵路宿舍,第四條通的巷子口那塊空地上,這些天來出現爆米花的車攤。每天下午五點左右,就可見到一位年紀五、六十歲的老人家,腳踩著一部陳舊的三輪貨車來到空地上擺攤。老人吃力的卸下爆米花機具,一一放定位置之後,手拿一個鳳梨空罐筒,沿街穿巷走遍各條通,一路敲打喊著:「報米花來囉!」努力的在招攬生意。

 

  通常老人家外出招攬生意,女兒便在現場整理器具並將爐火生好。老人邊敲空罐筒嘴裏高聲喊著:「爆米花來囉!爆米花啦!」聲調短促但聲音宏亮。顧客聽到呼聲,紛紛自家中拿米錢去排隊。向老人的女兒付清款項之後,插上號碼牌就可在旁等候,或者回家等候都可以。

 

老人巡走宿舍各條通之後,回到空地上開始其爆米花工作。此時老人家將爆米花機器架扵火爐上,週轉多圈讓鐵皮均勻受溫。接著用根鐵條撬開鐵蓋,擦拭甘就之後,將米倒入機器之空筒內封上鐵蓋。緊接著,將機器空筒移至火爐上。然後一手照顧火勢,一手搖滾機器讓它週轉均勻受火。邊搖滾動機器邊看著機器上之氣壓錶。

 

  十來分鐘過後,氣壓錶內指針上升接近紅線。老人便從旁邊拿出一個長型鐵絲籠,將它的籠口放在機器囊筒前端之開口處。他邊做工作邊驅趕旁觀的小孩子,嘴裏又是一聲高呼:「要開爆米花囉!」說完便將鐵筒傾斜對準鐵絲籠口,接著迅速用鐵條撬開筒口。但聞「碰!」的一聲巨響過後,雪白的爆米花悉數傾落籠內。委託者拿回米筒容器,接過那爆米花完成交易。

 

  如果需要加糖切塊者,繳清手續費後,將爆花交給老人家的女兒去處理。她會煮糖膏拌和著爆米花,然後倒入一個淺大木框內,快速輾平表面稍待降溫便將它切成方塊交給客人。父女二人合作無間,一筒一筒的加工完成。如果時間尚早,則由女兒敲筒招攬生意,老人便在現場繼續其未完成之工作。

 

  鐵路宿舍的小孩子,一聽到老人敲筒聲,大大小小呼朋引伴,相偕前去佔位置以便旁觀爆米花的動作。小蘿蔔頭湊在一起十分聒噪,小嘴裏嘰哩呱啦的說個沒完沒了。吵架聲鬥嘴聲連綿不休,將現場吵得熱鬧滾滾的。老人喜歡孩子,對於他們的聒噪不以為意,反倒是笑臉盈盈任其囂叫吵鬧。

 

  在那窮苦的歲月裏,孩子能有爆米花可吃算是一種享受。小孩子聚群玩耍之時,爆米花就是他們的公關利器。誰能拿出爆米花與大家分享,在遊戲中他想幹啥全體都無異議。至於大人們也有他們的做法,飯後大家聚集門口擺起龍門陣聊天,矮桌上擺滿花生瓜子爆米花,邊吃邊喝邊聊,一天理工作上的諸多煩惱就飛走了。他們的聊天內容很乏味,可是天天依然相聚不變。

 

  三條通的林家人都很古怪,大人小孩每有聚會都是空手而來。或許人窮膽量大,沒人開口他們就大方的一起過來分享。宿舍大夥對他們的行為司空見慣,因此,沒有人會開口與他們計較。之後他家男人辭職離開鐵路局,搬離宿舍回到老家吃自己。此時方有人開口說他不是,不過,大家也只輕描淡寫的提一提罷了。

 

  爆米花乃是陳年小事,四、五十年前正是它的鼎盛時期,好像只不過是轉眼瞬間,它已經走入夕陽陰影裏啦,回首前塵不禁令人感慨萬千。如今的爆米花多半是小卡車經營,花樣繁多,內容裡面加入花生高梁或紫米,形形色色應有盡有。寫作這篇文章之時,內人剛好買回一大包爆米花。在下嘴饞信手拈來一塊試味,剛咬一口發現滋味相差許多。細細的咀嚼過後這才發現,原來現今的爆米花,竟然是少了一份古早的人情味啦。 【完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