透抽-001.jpg

透抽-002.jpg

透抽-003.jpg

透抽-004.jpg

透抽-005.jpg

透抽-006.jpg

照片-透抽與料理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 

『透抽正是鮮甜時』

 

  每年七月一到,台灣海域的透抽開始活躍起來。此時之透抽,不論生吃熟吃都很對味。我是個幸運的饕客,每年七月,我必定呼朋引伴去南方澳找阿好姨,因為在她家裏,可以嚐到現撈新鮮美味的透抽。年年如此,從未間斷。我很喜歡吃軟足類海鮮,如花枝、透抽、和小卷等等,但我對牠們並無深切的認識。不僅如此,還常將牠們搞混了呢。

 

  這一日,我和兩位朋友來到南方澳,恰巧遇上阿好姨的長子出海歸來。久未見面的大表哥,如今已是個熟練的討海人了。他那健壯的體格,在大海上歷練過後,顯得更結實穩當矣。臉上慣見的笑容完全沒變,見到外人就是溫溫的一笑。他將今天的漁獲交割清楚之後,順便帶著一些透抽回家。一進門見到我們來,他將透抽交給姨媽之後,立即帶著我們到客廳去泡老人茶。

 

兄弟倆正談得入港,阿姨探出頭來問我,新鮮的透抽要如何吃法?我說客隨主便,阿姨又消失到廚房去了。此時,我抓住機會要表哥把軟足類的透抽、小卷、花枝與軟絲仔做個深入的介紹。原本木訥個性的大表哥,一談到漁產便滔滔不絕。他說:「軟足類家族很好辨認。」喝口茶後他繼續說:「透抽又稱為『真鎖管』,牠盛產於宜蘭龜山島海域。每年的七月是牠的盛產期,身形細長尾端較尖,其口感比較柔軟。」

 

大表哥頓了頓又接口說:「軟絲載有稱作『軟翅仔』或叫『柔魚』,牠屬於遠洋軟族類。棲息地在馬來西亞或菲律賓海域,每年的3-5月是其盛產期。牠的尾端呈圓弧狀,肉身較厚,口感軟中帶著鮮甜。由於牠都是進口貨居多,故其販賣價格上較貴些。」話說至此他又停頓下來,幫大加到滿茶後才開口說:「至於小卷嘛,牠就是大家所熟悉的『鎖管』。牠的棲息地在澎湖海域,盛產期再每年的七月份。

 

小卷的體型較透抽短,但中圍比透抽胖,肉質較硬,很有嚼勁。」大表哥一介紹完畢,馬上又恢復他的木訥,僅在一旁默默的泡茶和敬茶。之後,他取出一包魷魚乾給大夥配茶,甜甜中帶點腥鮮味,與那茶水相當搭調,大夥競相取食不想罷手咧。大表哥的漁船僅在宜蘭近海捕撈,每年七月透抽盛產期間,他的出海頻率倍於平常。我常笑他說「捕撈一季吃一年」,木訥的他卻會回嘴說「不這樣娶某本哪裡來。」

 

兄弟鬥嘴互虧的場面,常讓姨媽在一旁笑得嘴都合不攏來。表哥特別疼我,只要透抽季一到,立刻就會用電話邀我過去嚐鮮。今年我按時受邀前去,表哥對我說,今年的漁獲量不如理想。幸好這是他的副業而已,漁獲量是多是少沒啥影響。不過,以捕撈透抽維生的漁戶,那可就受不了啦。表哥說完之後,他就帶著我去廚房幫忙。於是我藉機要求他,教教我如何挑選透抽?

 

表哥欣然同意,首先他教我如何挑選透抽。他說:「挑選透抽先看其外觀,表皮層光滑,摸起來有點黏液,整體完好者,肯定牠就是上品貨色。此外,背部之薄膜必須完整,如果坑坑疤疤就不必去考慮,因為這種透抽經過冷凍,品質不夠新鮮。」表哥說完挑選原則,兄弟倆便在流理台上處理透抽。但見表哥拿條透抽在手,一手輕按著透抽身體,另手則將帶鬚的頭部,輕輕的拉出體外。

 

他邊沖洗著腔內雜質,並小心的將薄膜剝離。接著抽出薄而透明的脊椎骨,在將其體內體外沖洗乾淨。表哥的手法熟練,每條透抽都被處理得潔白溜溜的。之後,他拿利刀劃開透抽身體,做了最後的清洗工作。處理好的透抽肉片,交給阿姨手上烹煮。只見她將透抽切成細條,放入舖有生菜的白瓷盤內,一盤生鮮透抽的沙西米就完成啦。其餘透抽與蔥薑辣椒同炒之後,勾上薄芡裝盤上桌。

 

另外還有剩餘的透抽,將牠打成魚漿加些番薯粉攪拌呈糊狀,然後鍋少開水,將魚漿放入木製長桶內,趁著鍋水滾開之際,擠壓成長條作成魚麵。姨媽手巧善烹飪,半頓飯功夫已將其作品擺滿了一桌。這頓透抽大餐別開生面,讓我開懷的大啖大吃填滿一肚。而在這頓豐盛的海鮮大餐裏,不僅讓我能夠及時嚐鮮,吃到南的一遇之美味,而且還讓我暸解到許多有關軟足類的生態知識,一石二鳥收穫良多是也。 【完】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散文隨筆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