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李杏梅之花桃李杏梅2桃李杏梅3桃李杏梅4桃李杏梅5  

照片-桃花,李花,杏花,梅花,梅花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 

『霑衣欲濕杏花雨』

 

  我承認對文學是個半調子,閱讀或背誦詩詞從未用過實心。這或許與我大而化之的個性有關係?不求甚解之外,只要自己喜歡的句子,或者文章之段落,才肯用心去記住它。因是之故,至今許多詩詞文章,只有留下片段之記憶。不過,當我接觸到「忽聞河東獅子吼,柱杖落地新茫然。」之句子,我雖不懂其源,但遇上PTT(怕太太)會員之時,我卻懂得套用這句話去虧他咧。

 

某次,我與友人討論「霑衣欲濕杏花雨,吹面不寒楊柳風。」之句。友人問我此詩源自何處?我確實忘了此詩出何處,就在眾人面前,害的我尷尬得無地自容。這僅是信手拈來之詩句,還有更多片斷句讀,經常的讓我陷入窘局呢。而這些僅是我時常出糗之一小部分,其他還有更多糗事不勝枚舉。雖然今日舊事重提,但仍讓我耳根底一片臊紅咧。

 

從小到老,眼前溜過的果樹怕不有數百甚至數千種。管它是芭樂、櫻桃、或桃或李、或梅子,沒有開花沒有結果,光從數皮樹葉去鑑識,很少能逃過我的判定。然而,在某日的健行活動裏,大隊人馬經過貓空這塊陌生之地,一片杏林卻讓我出糗了。因為從花與樹枝的判斷,似桃似李又像梅,結果想了半天不敢亂下定論。這是很少有的現象,連我的同學朋友都覺得十分意外。

 

這天我與山友自深坑越嶺而來,揮汗如雨但神清氣爽。沿途百花列迎香氣襲人,神仙幻境不過如此。堪堪挨過竹林樹梢,不知名的山鳥引吭鳴叫。更有斑鳩咕咕相應,草蟬唧唧,一路熱鬧相送不覺跋山越嶺之苦矣。到達貓空地方,樟山寺後有條產業道路,步行不久前頭豁然開朗,一大片杏林引人駐足觀賞。杏林景色十分迷人,春天一到各色杏花爭奇鬦艷,樹花競放淺香衝鼻。

 

偶有小陣的春風作陪,加上天空中飄著絨絨濛濛細雨,讓人深深體會出「霑衣欲濕杏花雨」的意境。我常和朋友提及,如果將桃樹和杏樹合於一起栽植,開花之時,根本就分不出哪是哪來?同學說我愛開玩笑,憑我一眼就可以辨認果樹草木的本領,怎麼可能桃李杏會分辨不出來。他們搖頭表示不信,於是我帶他們進入路旁之杏林觀光。

 

林內數千株桃杏行列栽植,正值花季時期,滿樹紅白粉紅交織十分耀眼。我暫園內挑出桃杏讓他們觀看,果如所說,桃杏難加以判別。我們深入林內欣賞花雨,山雀啾啾在枝頭上跳躍,空山迴音淒淒,聲聲入耳扣人心弦。儘管主人在園內豎立招牌,敦勸遊人莫要採花。可是言者諄諄,聽者渺渺,到處仍然可以見到,許多樹枝花朵被遊人蹂躪過的痕跡。主人看了心疼不已,說也不行不說也不行,索性一走了之眼不見為淨。

 

  高三那年的春天,趁興踏青光臨此處,同學小樂說,他在指南宮後山附近的富德里有位朋友,因此,他建議不妨順道前去探訪。我本沒事出來走走,自然就點頭答應它的建議。於是他帶隊引領我與其他同學們,一起陪他前去富德里拜訪他的朋友。這天他的朋友家中正好犒軍拜拜,我們大夥叨擾人家一頓之外,並還帶走不少文山包種茶。

 

回家路經公墓細雨輕飄,許多人在山坪的公墓裏掃墓。處處墳頭上的雜草被清除乾淨,墓台上擺滿牲禮祭拜先人,香煙嬝繞墳頭隨風飄送。不過,掃墓之孝子賢孫們,個個笑臉盈盈大聲談話,一點哀思情緒也看不到。我們一行五人,越過公墓走至前門,門楣上斗大金字寫著「富德公墓」。朋友看見墓園竟然與我同名,個個尷尬表情不言可喻。

 

個人生性開朗毫不在意,並還誇口宣稱這是個人名下的產業。大夥聽說哈哈大笑,同時也用笑容化解了窘局。今春有幸再度登臨,昔日同行之友人早已星散各方,有些早疏於聯絡,有些則已下落不明。其中一位當時之女友嫁在附近,有人慫恿何不前去拜訪。經不住旁人之綴串,還有自己好奇心之驅使,遂尋錄前去拜訪。久未見面大家已老,觸景生情內心不禁唏噓不已。 【完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桃李杏梅之花朵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