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城日夜漢城夜色  

照片-漢城(首爾)之日夜-[網摘]。

 

 

 

 

            『寒夜思鄉曲』

 

  「離別了這裡不知多少年唷

  我第二的故鄉。

  望了又望心中只是一片

  留戀和感傷。

  甚麼時候才能回到

  故鄉的身旁?

  靜靜的夜輕輕的風呀

  明月向西崗。」

 

  這首歌是韓國交換學生金順喜,在校結業分手的前夕,利用短短半個小時,教會了我們這首「寒夜思鄉曲」。說來我們的邂逅十分偶然,但分手絕對是必然的。因為,她是韓國漢陽大學來台的交換學生嘛。她長得一臉方正,體型壯碩,可是說起話來卻是溫柔婉約。她擁有寬厚深沉的肺活量,唱起歌兒中氣十足非常動聽。音域之廣嚇倒眾人,我們還特地為她取個叫做「三點」的綽號。

 

原因是她的高音低音,都可唱出三點高與三點低。當她唱至極高音時,音質仍舊清亮字字分明。唱至極低音的領域裏,如似巨鯨身潛深海發出音波低鳴嗚咽。即使隔著數間教室,依然聲聲清晰入耳。說她是個「聲樂才女」絕不為過,但她深深迷戀農事卻是令人感到意外。這會兒她選我的課程,係因我在「科技世界」發表過一篇論文,她慕名而來並選了我的「植物病蟲害」一堂課。雖然上我的只有一堂課,但因教室距離很近,幾乎天都可碰面。

 

  由於她是班上唯一女生,又是外來的交換學生,讓我這擁有拾數位準碩士的小班同學們大為驚艷。每堂下課鈴聲響起,就有許多同學圍著她團團轉,即便她宣稱在韓國已有對象,可是這群蒼蠅仍繞著她戀戀不捨。甚至有人還說:「男未婚女未嫁,大家的機會是均等的!」雖說每天多會有莫名奇妙的糾纏發生,但她都能平和的將它解決,日日依舊是笑臉迎人滿心样悅和樂。

 

  19763月初的校外活動,我這班決定到大峽谷烤肉。當天,金順喜帶來一大罐的「金吉泡菜」。結果比預算多出四斤多的豬肉片,在嗆辣泡菜的搭配下,甫一烤熟即被搶空。幸虧有學生下水捉魚,我才榮幸分得一條烤魚。年輕真好,他們肆意的在揮灑青春。山旁水涯處處傳來他們的笑聲和歌聲,一付付童稚笑容掛滿臉上,讓人不知該如何去形容才好?正當我沉迷在他們歡樂之中,一陣悠揚歌聲傳如耳內。原來金順喜被大家逼得沒法子,只好祭出歌聲作擋箭牌。

 

  她依在一顆大石旁,雙手合握輕放於丹田上方。輕鬆自在的唱出名曲「阿里郎」,一曲唱完再一曲,最後,她臉部表情嚴肅的唱出「寒夜思鄉曲」。我在一旁洗耳傾聽,可能是太過於投入,她已唱完我竟然不知。要不是如雷掌聲和「安可」聲驚醒我,可能還深沁在那美妙旋律中無法回神呢。烤肉結束返回學校,她正好坐在我的旁座。我問她剛才唱的嚴肅歌曲是甚麼歌?

 

她告訴我說是韓國名曲,說著說著她就低聲哼了起來。我覺得旋律不錯,因此請她寫下簡譜給我。她爽直的回答我說:「沒問題!」第三天有我的課,她在課堂上將曲詞交給我,並還將歌詞譯成漢文。我朗誦再三意猶未盡,於是便將曲詞拷貝一人一份。趁著春假的閒暇,大家都學會了這首名曲。暑假她將束裝歸國,我們深深祝福她外,大家也將在她啟程之日,合唱這首名曲為她送行。

 

  1979年我投身商務,從此遠離黑板和粉筆直至退休。在此期間多次到韓國洽商,幸虧有她在一旁協助,我的韓國市場才能鞏固。嗣後於1985年,我的戰場轉移美國與中南美洲。接著又與朋友在非洲滾弄,屈指一算將近十年毫無音訊。這日在青森會館的聚會中,與數位認識的韓國朋友見面,順便談起她的近況。這才知道他回國之後公家機構服務,之後結婚洗手作羹湯。可惜遇人不淑而失落婚姻,最後卻是走上空門之路,長伴古佛青燈,為此大家心有戚戚焉。分手回投宿之旅館處,一路寒霜冰冷明月相送,此情此景,不禁讓我想起這位苦命的學生來。 【2010-09-17修稿】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寒夜思鄉曲
    全站熱搜

    慕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4) 人氣()